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尤其在現代社會,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低頭看手機的習慣,這也使得“歪脖族”和“低頭族”不斷增加,頸椎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許多人因此出現肩背或肩胛骨脊柱疼痛。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關節骨科護士長姚葉英走進《健康智慧屋》直播間,為市民科普有效防治頸椎病的醫學知識。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變性退化以后,骨椎壓迫脊髓、神經根、頸部血管,從而導致頸部疼痛和上肢肩部的一些疼痛、麻木、無力等癥狀。姚葉英表示,除了頸椎的退行性變、頸椎先天性椎管狹窄、頸椎畸形等,頸椎病的發生還與患者職業緊密相關。
頸椎病常常有頭暈目眩、上肢麻木、頸部疼痛等表現,往往會與肩周炎等疾病相混淆,那該如何區分和鑒別呢?姚葉英介紹,頸型頸椎病通常表現為頸肩部及上背部酸痛、發僵,活動不靈便或活動時頸部有疼痛,或有頭痛、后枕部疼痛。壓頭試驗和管叢神經牽拉試驗陰性,四肢檢查多無異常發現。而肩周炎主要癥狀是肩痛,夜間疼痛明顯,可為陣發性或持續性,有時放射到上臂,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部分病人因畏痛而不敢活動,久則肩部肌肉發生粘連,肩關節活動受限,尤以外展、上舉、背伸時明顯,甚至肩關節失去活動能力。
姚葉英建議市民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鍛煉的方法改善肩頸不適的癥狀。如做頸椎保健操,可促進循環,消除水腫,牽伸韌帶,放松肌肉,從而減輕癥狀,改善頸椎的穩定性,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頸椎保健操宜在飯后1到2小時進行,每天1到2次,一次時間最長不要超過20分鐘。進行運肩拔背,遵循“上提→后拉→下落→前運”的環形運動,上提、后拉時用力,下落、前運時放松,連續3圈。
姚葉英介紹,春夏交替之時,溫差較大,市民一定要做好頸部的保暖工作。可以選擇佩戴絲巾、圍巾、穿高領衣服等方式,防止頸部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等,應每隔一段時間活動一下頸部,以緩解肌肉疲勞。
主播、編導:劉竑吁昱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王紅霞 周加姚
審核:周樣波 臧昳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