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449美元一噸,中國從巴西購買了240萬噸,花了11億美元。美國看了心里發酸,要是不打貿易戰,這11億美元本來可以裝進美國農民的口袋
巴西農民倒是樂開了花。馬托格羅索州的種植戶卡洛斯,今年把大豆種植面積擴了30%,他笑著說:"中國客戶現在直接視頻看田,看完就付定金,連中間商都省了。"當地港口晝夜不停裝貨,起重機操作員月薪漲了40%,還招不到人。
這場"大豆轉向"背后藏著中美博弈的影子。自從中國對美加征關稅后,糧食進口多元化就成了定局。有專家分析,中國今年從巴西進口大豆可能突破7000萬噸,占全年進口量的八成。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急得跳腳,連夜游說政府放寬貿易限制,可農民們心里清楚:失去中國市場,可不是換個總統就能解決的。
美國農民因失去中國市場這一龐大需求,庫存積壓嚴重,農場收入大幅下滑,不少中小農場主面臨破產困境。中國多元化的大豆進口策略是基于自身需求和國際形勢的理性選擇。這不僅確保糧食安全,也給其他國家農業發展帶來機遇,促使全球農產品貿易格局更趨合理,對美國過度貿易保護敲響警鐘,合作共贏才是正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