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
“你天天曬太陽,骨頭就真硬朗了?”這話,聽著耳熟吧?可最近北大的研究把這老理給打了個“響亮的耳光”——光靠曬太陽,補鈣這事兒,沒你想得那么簡單。
人一上了歲數,鈣這點事,就跟家里那口老水缸似的,光看著滿,底下早漏得差不多了。
別怪我說得直,咱中國人,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骨頭出問題的不在少數,腿腳一軟,摔一跤,輕則骨裂,重則一躺不起。
可你問他們平常補鈣沒?一個個都說“我天天曬太陽的!”這就是問題的關鍵,補鈣不是曬太陽這么簡單的事兒。
那北大的研究到底說了啥?咱掰開揉碎了講。
一、曬太陽真能補鈣?別再被忽悠了
先說重點,曬太陽補的是維生素D,不是鈣本身。
維生素D就像個“搬運工”,幫你把吃進去的鈣送到骨頭里去。沒有它,鈣再多,也吸收不了。
但問題是,老年人的皮膚制造維生素D的能力,跟年輕人比,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根據北京大學醫學部的一項研究,老年人陽光下合成維D的效率,只有年輕人的三分之一。你曬一天太陽,還不如年輕人曬倆小時。
這么一看,天天坐門前曬太陽的老李嬸,骨頭還那么脆,也就不奇怪了。
再加上很多人曬太陽的方式也“走了形”——穿著厚衣服、只曬臉,時間選得也不對,早晨或傍晚的時候紫外線最弱,效果也最差。別以為曬出汗就是補鈣,那汗里頭,鈣還流出去不少呢!
二、鈣到底流哪去了?不是你吃得少,是留不住
咱們吃進去的鈣,真正能留在骨頭里的,少得可憐。
研究顯示,一般人每天能吸收鈣的比例,只有25%到30%。而老年人,這個數字可能還不到20%。
為啥?因為腸道功能減弱了,胃酸也少了,鈣壓根就沒法好好吸收。
咱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原本就“缺鈣”。很多人從小喝湯不喝奶,豆制品吃得也少,主食多,青菜也不講究吃深色葉子的。
你說你吃得清淡,是養生;可你那清淡,清得連鈣都清走了。
還有個更大的“漏斗”——腎臟和尿液。
老年人腎功能下降,鈣代謝也跟著出問題。尿鈣排出量增加,身體想留都留不住。
再加上喝水少,鈉攝入多,鈣流失得就更快了。
三、骨質疏松不是“老毛病”,是能要命的病
很多老人把骨質疏松當“老毛病”,覺得骨頭疼、背發彎是歲數大了正常現象。
可真要是摔上一跤,髖部骨折的死亡率,一年內高達20%到30%。
你沒看錯,骨頭斷了,是會死人的。尤其是髖骨、脊柱這些關鍵部位,骨頭一斷,臥床不起,肺炎、血栓、褥瘡接踵而至。
一個小小的骨折,可能就是一場慢性的死亡序曲。
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把骨質疏松列為全球最重要的慢性病之一。根據《中國骨質疏松防治藍皮書》數據顯示,中國5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松的患病率接近三分之一。
這個病可不是“等死”的病,是可以“治未病”的。
四、人老了想補鈣,光靠吃藥不頂用
那怎么補鈣才管用?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這事兒不能靠一招制勝,得“六管齊下”。
第一,吃對鈣,別亂補。
鈣片不是多多益善。市面上鈣片種類繁多,碳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選錯了吸收率差得遠。
腸胃不好的老人,最好別選碳酸鈣,容易脹氣、便秘。檸檬酸鈣吸收效果更好,但價格也高點。
吃鈣片的時候要跟飯一起吃,別空腹。
第二,維生素D一定得補。
你不補維D,鈣吃進去沒用。國家衛健委建議,老年人每天補充800到1000國際單位的維D。
可以吃維生素D滴劑,也可以曬太陽,但得選對時間——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露出胳膊腿,曬20分鐘以上。
第三,別怕喝奶,肚子脹是方法沒用對。
很多老人說喝牛奶拉肚子,那是乳糖不耐受。可以選無乳糖牛奶,或者酸奶、奶酪,甚至豆奶加鈣的也行。
一天兩杯奶,是基礎線。
第四,別總坐著,骨頭靠“震動”才能長。
你坐得越久,骨頭就越懶。負重運動,比如走路、上樓梯、慢跑,才是長骨頭的“催化劑”。
有條件的老人可以試試“跳繩式小跳”,每天幾十下,不求跳高,就求骨頭“震一震”。
第五,管住嘴,別讓鹽把鈣帶走。
咱中國人吃得太咸,鹽一多,尿鈣就多。每多吃一克鹽,尿鈣就增加40毫克。
你那一碗咸菜,可能就把一天的鈣白補了。
第六,檢查骨密度,別諱疾忌醫。
這不是“多事”,是防大病。骨密度檢查不是啥高科技,十幾分鐘就出結果。
發現問題早點補,比摔斷了再治強多了。
五、鈣,不是吃進去的,是留得住的
這話聽起來拗口,但是真理。鈣不是你吃了多少,而是你身體能用多少。
很多人吃了一輩子鈣片,到頭來骨頭照樣脆,這說明問題不在“吃”,而在“吸收”和“代謝”。
那怎么讓鈣“留得住”?靠的是整體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某種神藥。
老人的身體,就像一口老缸,補水之前得先把縫補上。
六、醫生的老話,聽聽真不虧
我當家庭醫生這些年,見過太多老人在骨頭這事上“栽了跟頭”。有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骨折住院,愣是因為腿疼一直忍,拖成了髖關節塌陷。
我問她平常補鈣沒,她說:“我每天都曬太陽,哪還用吃那玩意。”
聽著心酸。
知識的缺口,有時候比骨頭碎裂還可怕。
我總跟病人說:養骨頭,就像養莊稼,光靠天吃飯不行,得施肥、得松土、得除蟲,事事都得管到位。
七、總結一句話:別拿“曬太陽”當擋箭牌
補鈣這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麻煩也麻煩。
簡單的是,方法都擺在那里;麻煩的是,人總不愿改老習慣。
你要是還覺得“曬太陽就夠了”,那就是拿老天爺當藥廠,拿陽光當鈣片。
別等到哪天骨頭斷了,才后悔“陽光燦爛的日子”,只是個誤會。
人老了,不怕“缺鈣”,怕的是“誤補”。
骨頭這點事,不光是你自己的事,摔倒了,躺床上,拖累的可是全家人。
所以啊,別再迷信曬太陽了,補鈣這事,咱得講究點,別老“憑感覺”,得看科學講理才是正道。
參考文獻: 1. 《中國骨質疏松防治藍皮書》中國醫師協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專業委員會,2023年 2.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人維生素D合成效率研究報告》,發表于《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2年第8期 3.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老年人群膳食營養指南(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