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成都某奢侈品品牌活動現場,37歲的張嘉倪以與陳都靈、何瑞賢、陸柯燃等同臺合影,穩居C位。
這是她自2023年因“瘋馬秀”風波被全網禁言563天后首次正式回歸公眾視野。
張嘉倪的演藝生涯堪稱高開低走。
2007年,她憑借瓊瑤劇《又見一簾幽夢》中的“紫菱”一角一炮而紅,靈動清純的形象深入人心;
2018年《延禧攻略》中“順嬪”的復雜演繹,更讓她迎來事業第二春。
然而2023年與楊穎同框觀看法國“瘋馬秀”后,輿論急轉直下。
這場表演因涉及情色爭議,被國內網友批為“物化女性”。
張、楊二人隨即遭社交平臺禁言、影視資源凍結,從“女神“跌落為“爭議藝人"。
與楊穎選擇海外活動試水、待播劇空降的“曲線救國”策略不同,張嘉倪的復出之路更為坎坷。
其積壓劇集《頭牌》因商業價值流失被雪藏,品牌合作一度停滯。
業內人士透露,品牌方對爭議藝人的風險評估愈發嚴格,“除非自帶流量對沖,否則性價比極低”。
長達一年的沉寂中,張嘉倪僅通過家庭旅行照片維持微弱曝光,直至此次高調亮相,才真正撕開復出缺口。
成都活動現場,張嘉倪的造型團隊顯然做足了功課:黑色流蘇長裙搭配皮質西裝,既貼合品牌調性,又以“鎧甲”隱喻重塑形象;
妝容強化眉眼輪廓,被指“弱化爭議記憶點”
生圖中緊致的皮膚狀態和“逆生長”顏值,更直接引爆熱搜,網友驚嘆“37歲美回巔峰”。
站位成為另一大焦點。
盡管陳都靈因熱播劇《雁回時》風頭正盛,張嘉倪仍以“前輩"身份穩居C位。
有分析認為,這是品牌方對其路人緣與氣場的認可,“娛樂圈的C位從不單看流量,更看當天氣場是否上線”。
但也有質疑聲指出,此舉暴露其“野心”--通過碾壓新生代小花,重新爭奪行業話語權
盡管復出造型廣受贊譽,,評論區仍被“瘋馬秀”關鍵詞占據。
支持派力贊其“獨立女性”人設,稱離婚后狀態更颯,“離開渣男后事業開掛”:
反對派抨擊“劣跡藝人憑啥復出”,質疑封殺標準不公,“家暴男星仍活躍,看秀女星卻遭嚴懲”:
與楊穎的境遇對比成熱議焦點,后者雖未完全解禁,但已通過雜志、劇集逐步回歸,而張嘉倪的復出被指“糊是保護色”。
此次復出被業內視為“試水”,后續能否持續發力仍是未知。
張嘉倪手握積壓古裝劇《英雄志》,粉絲期待“冷清秋2.0”逆襲,但也有聲音批評“38歲搶古偶資源不如轉型青衣”。
此外,內娛對中年女演員的苛刻法則--顏值、道德、年齡三重枷鎖--仍是懸頂之劍。
張嘉倪若想徹底翻身,需在“少女感”與“媽媽專業戶”之外,找到更具厚度的角色。
張嘉倪的復出,與其說是回歸,不如說是內娛生態的縮影。
她的每一步,都在試探行業的底線與公眾的寬容度。
正如網友所言:“貴圈封殺標準像搖骰子,但能站回C位的,從來不是僥幸。“
這場“瘋馬秀后時代”的逆襲劇本,或許才剛剛翻開第一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