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在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新院區舉辦的“黨建+”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言(資料圖片)。黃磊 攝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曾維
4月8日,清晨的陽光灑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新疆兵團阿拉爾醫院(以下簡稱“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新院區的樓體上,該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王志強快步走進門診大廳。這位扎根邊疆醫療事業30余載的醫務工作者,用腳步丈量責任,以創新破題發展,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書寫了一份沉甸甸的“健康答卷”。近日,他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在該院一站式服務中心內,清晰醒目的功能電子屏、指示標識,幫助患者順利到達就診區域;智慧藥房里,自動發藥機正高效地調配藥品,隨后通過傳送帶將藥品送至藥劑師處進行核對,最快10秒鐘,一張處方的藥品便調配完畢;護理團隊通過5G網絡傳輸和AR智能眼鏡,與遠在4000多公里外的浙大邵逸夫醫院的專家,為一名重癥胰腺炎伴復雜壓力性損傷患者制定精準護理方案……當地職工群眾正享受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帶來的健康福祉。
3年前,面對邊疆地區醫療資源相對匱乏、職工群眾看病需求日益增長的現狀,王志強積極推動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合作,促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落地阿拉爾。通過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高端人才和前沿醫療技術,醫院實現了質的飛躍。
在他的帶領下,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的醫療質量顯著提升,更多疑難重癥患者得以在本地就醫,減少了跨區域就醫的奔波。醫院新增多個臨床科室和特色門診,重點專科數量增加,學科發展體系不斷健全。此外,王志強還重視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通過“送出去”和“引進來”的方式,提升醫院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科研項目立項數和科研經費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要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職工群眾。”王志強說。他深知基層醫療的重要性,在深化醫改中勇挑重擔,主導構建“三醫聯動”智慧平臺。通過創新“五星級連隊衛生室”建設、開展人才培養計劃、推進六個基層單元建設、實施崗位與編制管理等舉措,實現“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推動醫共體高質量發展。在他的努力下,多家團場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網絡愈發堅實,群眾盡享健康福祉。2024年,基層醫院出院患者同期增長7.72%,門急診患者同期增長15.99%,成功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4項。
“未來,居民的健康信息都將被整合到系統中。屆時,系統會自動提醒居民測血壓血糖、按時吃藥,甚至還能根據健康數據,提醒居民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王志強介紹道。
談及此次獲獎,王志強表示,這份榮譽不僅屬于他個人,更屬于每一位為邊疆醫療衛生事業努力奮斗的工作者,未來,他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續優化醫療服務,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職工群眾,為邊疆職工群眾構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屏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