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對東方大國風電設備加征了97%反傾銷稅,從3%猛增至97%,直接翻 32 倍,幾乎將中國風電設備逼出越南市場,外媒看得一頭霧水 —— 這是越南飄了,還是背后另有玄機?
越南這招叫"左手攬美國,右手防中國"。前腳剛對美國承諾零關稅,后腳就對中國風電設備掄起關稅大棒,表面上是保護本土產業,實則是在中美博弈中玩平衡術。
美國對越南的"零關稅優待"可不是白給的,人家要的是越南在供應鏈上跟中國脫鉤,把越南打造成"美國市場—東南亞制造—中國原材料"的新分工鏈。
越南倒也機靈,一邊承接美國訂單,一邊用高關稅限制中國同類產品進入,既賺美國的錢,又防中國的技術滲透,這算盤打得啪啪響。
可越南真有底氣單挑東方大國?您瞧瞧,越南風電市場就像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盡管海岸線長達3260公里,海上風電潛力高達475GW,但本土制造業弱得可憐。整個越南連一座像樣的海上風電塔筒廠都沒有,更別提整機制造了。
2024年越南風電設備進口中,中國占比超過70%,如今突然斷供,就像掐斷了嬰兒的奶瓶。越南工貿部倒是支持本土企業,可CS Wind Vietnam這種韓國子公司就算擴建工廠,年產能也不過12萬噸塔筒,連越南現有項目的零頭都不夠。
最可笑的是,越南一邊加稅,一邊還得求著中國企業幫忙。中越鐵路項目剛簽完協議,越南就急著要中國技術建高鐵,轉身卻對中國風電設備下狠手。這種"吃飯砸鍋"的操作,簡直把"竹子外交"玩成了"鋼絲舞"。更諷刺的是,越南本土風電企業用的設備和技術大多來自中國,加征關稅反而推高了本國基建成本。就像用中國高爐煉鋼技術造出的鋼材,成本比中國還高,這關稅不是打自己臉嗎?
越南這步棋看似穩健,實則暗藏殺機。西方媒體早就看穿了:高關稅短期內保護了本土企業,長期卻會讓它們躺在"溫室"里失去競爭力。印度當年對中國鋼鐵加稅,結果本土企業停滯不前;歐盟限制中國光伏,自家新能源計劃差點泡湯。越南若重蹈覆轍,未來風電項目成本飆升,2030年6000MW的海上風電目標怕是要打水漂。更要命的是,美國根本不領情,前腳剛對越南加征46%關稅,后腳就逼越南限制中國轉口貿易,這哪是合作,分明是把越南當棋子。
東方大國也不是吃素的。中國風電企業早就玩起"曲線救國",在馬來西亞、墨西哥建"貼牌工廠"規避關稅,2024年海外訂單暴漲41.7%。就算越南市場丟了,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訂單也能補上。
反觀越南,沒了中國設備,本土企業根本撐不起風電項目,最后還得求著中國回來。這場關稅博弈,越南看似占了先手,實則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您說,越南這步棋到底是聰明還是糊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