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常住人口,正在瘋狂涌進“昌平”。
根據北京官方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2010年-2020年的10年期間,北京常住人口新增了228萬人。
而在2010年-2020年的10年期間,北京昌平區的常住人口卻新增了60多萬多人。
這是過去10年,北京人口增加最多的區域之一。
每4個新來北京的人,就有一個人,去了昌平居住。
這也導致了昌平成為了北京外地人口規模最大的區域,外地人口規模超過了132萬,占比高達60%。
未來5年,昌平還要新增兩條地鐵:19號線北延線和17號線二期。
這兩條線路一旦建成,昌平的常住人口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未來10年,有望超過海淀和朝陽,成為北京常住人口最多的區域。
由此可見,雖然北京的總人口在不斷減少,但是有些區的常住人口卻在不斷增加。
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因為北京總人口的下降,就判斷北京的房價不行,北京未來的房價也在不斷分化。
那么,為什么昌平會成為北京人口的“新聚集地”?
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緊靠“海淀和朝陽”兩位大哥,不斷虹吸人口。
在北京,有兩個區是真正的超級“產業中心”。
一個區是“海淀”,GDP總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常住人口接近350萬人,是北京經濟的核心發動機。
另外一個區就是“朝陽”,GDP規模已經接近1萬億,常住人口接近330萬人,是北京經濟的第二臺發動機。
這兩個區的人口加在一起,接近700萬人,經濟總量加在一起,已經可以排在中國第八位。
堪稱北京真正的“超級產業聚集地”。
這兩個區,也是北京“有錢人”最多的區域。
同時如果我們把北京和上海對比來看,也可以看出,北京的經濟發展更加均衡:海淀、朝陽、西城、東城、亦莊都表現不錯。
但是上海的經濟,過于集中在上海浦東新區。
所以在北京買房,你可以買在外圍,甚至五環外的房價更高。
而在上海買房,你就不能離浦東太遠。
而在北京昌平區,GDP規模僅有1500億,而且還是一個新城區,但是人口常住人口卻達到了220萬人,超過了大多數的主城區。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昌平的地理位置:左靠海淀老大哥,右靠朝陽老二哥,堪稱左右逢源。
在過去10年,昌平就是利用這種“左右逢源”的地理優勢,源源不斷的虹吸海淀和朝陽的人口,一舉成為北京人口最多的“新城區”。
而在未來10年,昌平虹吸人口的態勢不會停止。
第二,北京地鐵線路最多的“新城區”,人口不斷北遷。
昌平區已經開通的地鐵線路有5條:5號線、8號線、13號線、17號線、昌平線。
即將開工的線路有2條:19號線北延線和17號線二期。
規劃中的線路還有2條:東北環線和S15號線。
2025年3日14號,東北環線(南口至光華路段)環評征求意見稿(修改版)進行了公示。
根據公示內容,東北環線全長59公里,16站,從朝陽的CBD地區,到望京地區,最后直達昌平生命科學院。
東北環線條修建完成后,朝陽的人口將進一步外溢到昌平地區。
而一旦昌平的所有的地鐵線路全部建成,昌平將會成為擁有10條地鐵線路的“超級樞紐”。
到那個時候,北京人口將會進一步“北遷”。
昌平的騰飛就不可避免了。
第三,昌平這幾年在不斷的“海淀化”。
昌平區,在北京可所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地理位置上,緊靠海淀和朝陽兩位老大哥,源源不斷的有肉吃。
在交通上,獲得北京的大力支持,地鐵線路不斷延伸到昌平。
同時在產業和生活配套上,昌平這幾年不斷在“海淀化”,昌平正在試圖打造北京第二個“海淀高新區”。
首先第一點就是打造了一個“沙河大學城”,引進大量的“雙一流”高校來做支撐。
北京海淀區之所以發展速度極快,GDP規模能夠成為全國第二。
一個核心原因就在于海淀是“亞洲第一大學城”。
一個區域沒有大學,沒有好大學,已經成為發展短板。
昌平“海淀化”的第一步就是引進大學城,大力打造“沙河大學城”,規劃了9所大學,建筑面積達到586萬平方米。
目前已經入駐了8所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學生人數約達6萬人。
昌平“海淀化”的第二點就是利用和海淀區的地緣優勢,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園”,順利實現了“產業升級”。
這一點是房山、順義、大興長期以來無法實現的。
產業上,昌平現在已經擁有北七家的“能源谷”、生命科學園的“生命谷”、朱辛莊的小米產業園、沙河的機器人產業園等;
昌平在產業上,已經逐漸“海淀化”。
最后一點就是這幾年,昌平陸續和海淀的教育集團簽約,引進了大量的海淀知名中小學。
首師大附中、北師大附中、清華附小附中、育翔小學、人大附中、清華附中、一零一中等31所名校名園在昌平落地辦學。
可以說,海淀的知名中小學已經被昌平“一網打盡”了。
所以從未來趨勢看,昌平未來的房價,也將會逐漸的“海淀化”,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
昌平,10年之后,大概率將會成為北京常住人口最多的地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