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騰訊網】【新浪網】【和訊財經新聞】(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天堂里的妻子,人間的新歡”
八年前那場保姆縱火案,讓林生斌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頃刻間只剩他一人。
面對媒體時,他痛哭流涕,注冊“老婆孩子在天堂”微博賬號,頻繁發布悼念內容,甚至在手臂紋上家人紀念紋身。
這些舉動在當時贏得了無數人的同情。
然而2021年,在妻女離世不足三年之際,他竟公開宣布再婚生女。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更令人心寒的是,朱小貞父母的控訴接踵而至,指出他既未妥善分配賠償金款,又涉嫌婚內施暴。
隨著真相被層層剝落,這個精心包裝的“癡情丈夫”面具,被撕得粉碎。
8年前縱火案經歷
2021年,一則由知名博主爆料的猛料將林生斌推上風口浪尖。
該消息曝光后,眼見輿論愈演愈烈,林生斌不得不主動官宣自己已再婚生女的事實。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一舉動不僅未能平息爭議,反而引發更猛烈的質疑。
網友深扒后發現,林生斌的現任妻子“小樂”原本就是其公司員工,兩人關系其實也早有端倪。
更令人震驚的來了,根據林生斌其女兒的出生時間推算。
他很可能在妻子朱小貞遇難后,短短3年內就再婚了。
此推斷一出,一時間輿論嘩然,眾說紛紜。
人們也不禁再次提起8年前那場震驚全國的“杭州保姆縱火案”。
其實細究起來,林生斌的人生轉折點就定格在2017年6月22日。
他在杭州藍色錢江公寓的家突發大火,妻子朱小貞和三個年幼的孩子被困火場。
經警方縝密調查,才發現這場火災根本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原因出在他家雇傭的保姆莫煥晶身上,這場失火竟是她精心策劃的“縱火騙局”。
莫煥晶因為沉迷賭博所以欠下了巨額財產,為償還賭債。
她想出了“先放火再救火”的毒計,企圖通過“英勇救人”來博取雇主信任,來達到可以繼續借錢的目的。
計劃好后,她悄悄點燃了客廳的沙發。
讓莫煥晶沒想到的是,當她眼見火燒得差不多時,想要滅火時,火勢竟然失控了。
濃煙瞬間吞噬了整個豪宅,這個房子里只有這個保姆逃了出來。
其余的三個孩子和一個大人均喪生火海。
更令人痛心的是,朱小貞生前對這個保姆可謂“仁至義盡”。
她在知道保姆身上背負債務后,借給她11萬元還債。
后來,即便朱小貞發現她偷竊價值30多萬元的手表后,仍然看在她自己獨自出來務工的份上原諒了她。
誰承想,朱小貞這份善良卻養大了歹毒人的心思。
朱小貞和三個孩子四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在濃煙中因一氧化碳中毒而逝去。
其中,她最小的兒子才剛滿6歲。
萬幸,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法律為這些死去的人主持了公道,制裁了莫煥晶這個惡人。
而隨著莫煥晶的落網和伏法,這個曾經令人羨慕的五口之家,轉眼間只剩下林生斌形單影只。
在妻女去世后
2017年那場震驚全國的保姆縱火案,一經曝出,迅速引爆網絡輿論。
無數人對這個家庭唯一的幸存者在靈堂痛哭流涕的畫面通過媒體傳遍全國,投去了可憐的目光。
而這位孩子的夫妻,這位妻子的丈夫,也沒有辜負發酵如此快的輿論。
林生斌注冊了一個叫作“老婆孩子在天堂”的賬號。
他開始長期在社交媒體表達對亡妻的思念,甚至將妻女的肖像文在背上,向大眾表示他會拼盡全力為妻兒討回公道,向一切有關人員追責。
一時之間,他的身上貼滿了“好爸爸”“好丈夫”的標簽。
然而誰能想到,四年后這個精心打造的“深情丈夫”社會轟然崩塌,引發更大的輿論海嘯。
2021年,當林生斌突然宣布再婚生女后,輿論立即反轉。
轉折出現后令人震驚的是,朱小貞父母隨后透露:“林生斌不僅曾家暴女兒,還未合理分配賠償金。”
而且調查還發現,他承諾的公益基金會要么運作不透明,要么根本沒有兌現捐贈承諾。
在保姆縱火案件發生后,林生斌確實展現出了一個父親該有的心碎。
他在網絡上一次次表達對亡妻思念,這個舉動也的確強化了他的深情人設。
但是他在妻子離世后不到三年連孩子都生出來了,簡直與他之前的“好父親”形象大相徑庭。
其實他早在此前就露出過馬腳,只是當時網友對他濾鏡太深才沒有察覺。
仔細回溯他過往的種種行為,其實早已暴露出諸多異常跡象。
在縱火案發生后,林生斌積極起訴物業和消防部門,最終獲賠約1.2億元。
后來,他敏銳地抓住了輿論熱度,迅速創立了以亡妻和孩子命名的服裝品牌“潼臻一生”。
林生斌還通過直播帶貨和設立公益基金會的名義,成功將公眾同情轉化為商業價值。
據公開數據顯示,其單場直播收入就超過70萬元。
后來,網上有網友估算,林生斌從保姆縱火案中獲得的直接和間接收益可能高達數億元。
但也正是這些后續行為逐漸暴露出他復雜的一面。
隨著更多細節曝光,林生斌的形象從全民同情的受害者急轉直下,他成功由“深情好男人”變成了輿論口中的“偽君子”。
在此后,他又被實名舉報涉嫌偷稅漏稅。
經過有關稅法部門調查后,他名下多家公司陸續注銷或顯示經營異常。
如今,林生斌幾乎完全退出公眾視野。
為了躲避網絡上的輿論消息,他已攜新家庭移居大洋洲。
就算他已經走到了國外,但互聯網的記憶并不會消退。
網絡上關于他的爭議和抨擊仍在持續發酵。
網友們紛紛指責其“背信忘義”,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這場持續8年的輿論風暴,折射出網絡時代公眾人物的形象塑造與崩塌。
結論
這一次的網絡輿論之下,林生斌從受害者到既得利益者的轉變,這種戲劇性的發展簡直讓人不敢置信。
同時這件事,也證明了公眾對道德瑕疵容忍度非常低。
最讓人難過的,就是林生斌利用“妻兒悲劇”謀利的行為,簡直愧對于自己死去的女兒妻子。
林生斌的經歷像是個人道德與利益糾葛的縮影,但也反映了輿論場中“造神”與“毀神”的迅速轉換。
告訴大家輿論是把雙刃劍,不能對此產生僥幸心理。
而林生斌的“反噬”不僅來自道德問題,更是代表著公眾對虛偽人設的集體抵制。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于:【騰訊網】【新浪網】【和訊財經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