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古樹名木之所以受到人們的保護,除了是因為它們生存歷史悠久之外,還因為它們其中有些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廣東省湛江市的那洋村有一棵古樹,距今已有至少300年的歷史。
根據村中老人的介紹,具體的樹齡并不清楚,但是在這個村子建立起來的時候,這棵樹就已經存在了,之后代代相傳,成為了“鎮村之寶”。
村子里的人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一棵什么樹,它會結出綠色的果實,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秤砣,于是當地人也叫它“秤砣樹”。
這“秤砣樹”究竟是一棵什么樹呢?
?——【·僅存1株·】——?
這株古樹的學名叫做子凌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是灌木,有時亦能生長成為喬木,生長在那洋村的遮住子凌蒲桃是湛江市的唯一一株子凌蒲桃古樹,意義非凡。
在南方部分城市,子凌蒲桃也被引種為園林綠化樹種,用于道路綠化、河堤防護、庭院美化等,其花果兼美的特性使其在城市園林中也頗具人氣。
在雷州半島上雖然也有子凌蒲桃的分布,但是能夠稱之為古樹的少之又少,因此,那洋村的這株子凌蒲桃古樹十分珍貴。
2022年,這株古樹已經被列入了廣東省的古樹名木保護之列,成為了“二級古樹”。
然而這株古樹能夠存活至今,期間也經歷很多的坎坷,曾因一場臺風差點就不在了。
2013年8月,一場臺風襲擊了湛江市,這株子凌蒲桃古樹也受到了影響,它的樹形整體分南北兩個主干。
樹木長得十分高大,經過測量,樹高接近11米,南北兩個主干是在距離地面大約1.5米的地方分叉的。
臺風將北株主干吹斷,已經倒伏在地上,而南株主干的枝葉受損也比較嚴重,不過卻保住了主干。
南株的主干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能見到的留存下來的子凌蒲桃古樹,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它已經再次恢復了生機,枝繁葉茂。
村里人對這株子凌蒲桃古樹十分有感情,之前每到農忙時節,村子里的人都是在樹下做飯吃,樹木寬大的枝葉還能給人們遮陰涼。
村子里很多人的記憶里都有有關這棵古樹的回憶,這株子凌蒲桃古樹已經不單單是一棵樹,它還與人們的生活,與那洋村這個村子都有著緊密的聯系。
除了曾經遭受過臺風的威脅之外,它曾經還差點被砍。
在上世紀50年代,也有人想將這株古樹給砍了,但是當時機械還不發達,沒有趁手的工具,再加上這棵樹實在過于龐大,樹干也十分堅硬,村民們用手拉鋸鋸了很久都沒能放倒這棵樹,最后只能放棄,這才讓古樹僥幸躲過一劫。
?——【·子凌蒲桃·】——?
子凌蒲桃為桃金娘科蒲桃屬的常綠喬木或灌木植物,樹高可達10米,它外形優雅、枝葉繁茂、四季常綠,是熱帶果樹中極具觀賞價值的一種。
每當開花季節,成片的子凌蒲桃花如霞似錦,吸引大量蜜蜂、蝴蝶傳粉,是優質的蜜源植物之一。
其果實為漿果,圓形或卵形,成熟時呈紫紅或深紫色,表皮光滑,果肉乳白至淡粉色,含汁豐富,氣味清香。
子凌蒲桃的果實不僅是人類的甜品佳果,也為鳥類、小型哺乳動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來源。
子凌蒲桃隸屬于蒲桃屬,該屬是桃金娘科中極為龐大而多樣的一個屬類,全球范圍內有超過1200個已知物種,廣泛分布于東南亞、南亞、澳大利亞和太平洋群島。
子凌蒲桃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的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尤其以廣東南部、廣西沿海等地為主。
在這些地區,子凌蒲桃多見于海拔200到800米的丘陵地帶、溪流兩岸、次生林緣或常綠闊葉林中。
這種植物喜高溫高濕、光照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最為茂盛。
它具有較強的適應力與抗風能力,因此在自然林與人工栽培中均有良好表現。
在古代,“蒲桃”其實是現在人們十分熟悉的一種水果,它常用來指葡萄科葡萄樹的木質藤本植物“葡萄”。
然而,其實在現實中也是真實存在“蒲桃”這一植物的,蒲桃屬植物多為常綠喬木或灌木,常具有高觀賞性和較高的經濟價值,其中一些種類如蓮霧、蒲桃、番桃等,在我國南方廣泛種植,是熱帶水果市場的重要組成。
在嶺南地區,蒲桃不僅是一種果樹,更是文化和季節的象征,蒲桃屬水果在嶺南歷史上已有悠久的栽培與食用記錄,是南方人夏季解渴的佳品,也承載著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在民間,蒲桃果實或鮮食,或制成果干、果醬,也可用以釀酒,其味道獨特,口感清甜。
湛江市那洋村的這株子凌蒲桃也是蒲桃屬植物中的一員,它作為一株古樹被保護,不僅是因為它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部分,更因為它承載著豐富的生態與文化信息。
作為子凌蒲桃中少有的古樹,它具有重要的遺傳多樣性價值,若不加以保護,一旦其生境受到破壞,物種面臨滅絕,將是不可逆的遺憾。
這株300多年的子凌蒲桃見證了那洋村的傳承與發展,成為人們集體記憶的重要部分,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子凌蒲桃古樹,不只是嶺南自然界中的一株果樹,更是地域文化的化身、生態系統的關鍵組成。
它以其獨特的風姿、香甜的果實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扎根于嶺南沃土,見證著時光的流轉與環境的變遷。
如今,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子凌蒲桃及其他古樹名木,亦是我們對自然的敬畏。
參考:
羊城派《湛江坡頭:這棵湛江僅存的子凌蒲桃古樹,有著這些故事》,2024-9-25
中科院之聲《南國水果中的遺珠——蒲桃丨花顏鳥語》,2022-11-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