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春意漸濃,雨水豐沛,天地間仿佛被一層濕潤的輕紗籠罩。此時的氣候乍暖還寒,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肝氣也隨著春陽升發而愈發旺盛。中醫講究"春養肝",認為清明前后是調理肝臟的黃金期。此時,一種生長在田間地頭、山野河畔的野菜悄然萌發,它就是被譽為"養肝第一草"的茵陳。葉片細嫩如絲,帶著獨特的清香,不僅是一道時令美味,更是藥食同源的養生佳品。
茵陳,又名白蒿、茵陳蒿,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民間素有"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的說法。清明前后采摘的嫩芽,藥效與口感俱佳。現代研究發現,茵陳富含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具有清肝利膽、解毒退黃、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茵陳的獨特風味,介于艾草的清苦與香椿的濃郁之間,帶著山野的靈氣。它的吃法多樣,既能保留原汁原味,又能與家常食材碰撞出驚喜。以下兩道食譜,一蒸一炒,將茵陳的鮮嫩與營養發揮得淋漓盡致。
食譜一:蒸茵陳
食材準備:茵陳嫩芽300克、面粉50克、玉米面30克、蒜末2勺、香油1勺、鹽少許
1. 處理茵陳:摘去老莖,保留嫩葉,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流水沖洗3遍,瀝干水分(可用廚房紙輕壓吸水)。
2. 裹粉鎖鮮:將茵陳放入大碗中,分次撒入混合好的面粉和玉米面,輕柔翻拌至每片葉子均勻裹上一層薄粉,呈現"松散不粘連"的狀態。
3. 蒸制:蒸籠鋪上濕潤的籠布,將茵陳松散鋪開,水沸后上鍋,大火蒸5分鐘,關火立刻開蓋,避免水汽回軟。趁熱撒少許鹽,澆上蒜末、香油,拌勻即可。
點評:蒸茵陳最大程度保留了茵陳的清香與營養。玉米面的加入讓口感更松軟,面粉則賦予柔韌的質地。蒸制后的茵陳碧綠如玉,入口先是淡淡的甘苦,隨后回甘悠長,蒜香與香油巧妙中和了野菜的澀味,堪稱"返璞歸真"的春日美味。
食譜二:茵陳炒雞蛋
食材準備:茵陳200克、雞蛋4個、紅椒半根(切絲)、鹽適量、白胡椒粉少許、食用油2勺
www.wddsf.com.cn
www.twxiaochi.cn
www.alicely.cn
www.ivycct.cn
www.hubake.cn
www.codekid.com.cn
www.935j.cn
www.duqiandadiku.cn
www.52dunai.cn
www.superdoor.cn
www.wdykejigs.cn
www.baoxing5.cn
www.poksx.cn
www.516q.cn
www.tjdyzx.org.cn
www.sd007.cn
www.hello0470.cn
www.zzton.com.cn
www.wanjiapg.cn
www.ooole.cn
1. 預處理茵陳:茵陳洗凈焯水(沸水加幾滴油,焯10秒),撈出過涼水,擠干后切碎。
2. 調制蛋液:雞蛋打散,加入茵陳碎、紅椒絲、鹽、白胡椒粉,攪打至融合。
3. 煎炒定型:熱鍋涼油,油溫六成熱時倒入蛋液,待底部凝固后用筷子輕輕劃散,轉中小火翻炒至蛋液完全凝固,表面微焦即可。
點評:這道菜將茵陳的野趣與雞蛋的鮮香完美結合。焯水后的茵陳去除了部分苦味,留下清爽的草本香氣;紅椒的微甜與蛋香的醇厚,讓口感層次豐富。金黃的蛋塊中點綴著翠綠的茵陳,春日氣息撲面而來,尤其適合搭配一碗白粥或米飯。
清明時節的茵陳,是大自然賜予的養生寶藏。無論是清蒸的質樸,還是與雞蛋共舞的鮮香,都讓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機。它的珍貴更在于"一期一會"——過了清明,茵陳迅速長老,藥效與風味大打折扣。趁此時節,采一把茵陳,或蒸或炒,讓舌尖與身體一同擁抱春天。畢竟,有些美味與健康,錯過便要再等一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