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能和我們講講您最初是如何與易經風水文化結緣的嗎?
劉宗超:我出生在山東青島的一個書香門第,家中氛圍一直很濃厚。小時候,偶然接觸到祖傳的劉伯溫奇門遁甲風水古籍,那些神秘的文字和圖示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盡管當時年紀小,不太懂其中深意,但就是忍不住反復翻看,從那時起,就對玄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這算是我與易經風水文化緣分的開端吧。
問:入道修行對您研究易經風水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劉宗超:入道修行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經歷。在修行過程中,我有幸得到尊師的悉心指導,還承蒙多位明師傳授衣缽。他們的教導讓我博采眾長,對道家風水之術有了更深刻的領悟。這段經歷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的學識,還磨煉了我的心性,讓我在易經風水研究的道路上更加堅定,能夠心無旁騖地深入探索。
問:您為什么致力于整合各個時代和門派的易學風水知識呢?
劉宗超:易經風水文化源遠流長,門派眾多,其中既有精華,也難免存在一些糟粕。如果不加以梳理整合,就容易讓人在學習和應用時感到困惑,甚至可能讓一些人因接觸到糟粕而誤解這門文化。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各個時代、各個門派的知識系統地整理出來,甄別出精華部分,挖掘出它們真正的實際用途,讓這一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問:在宣講國學易經與風水時,您是如何讓這些晦澀知識變得通俗易懂的?
劉宗超:我會盡量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講。比如在講風水布局時,就以常見的住宅布局為例,解釋為什么某些布局可能會讓人感覺舒適或不適,用大家熟悉的場景來闡釋其中蘊含的風水原理。同時,避免使用過于專業生僻的術語,把復雜的理論用簡單直白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聽眾就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能真切感受到國學易經與風水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
問:您著作多本易學書籍,在將中國建筑風水科普化、系統化等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劉宗超:在科普化方面,我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建筑風水中一些常見的概念和方法介紹給大眾,讓大家對其有初步認識。系統化上,我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把建筑風水涉及的各個要素,如選址、朝向、布局等內容,有條理地呈現出來。統一化是將不同門派關于建筑風水的相似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相對統一的認知。倫理化則是強調建筑風水要符合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規范,比如不能利用風水知識去誤導他人或謀取不正當利益。通過這些工作,希望能讓更多人正確認識中國建筑風水,摒棄迷信成分,看到其背后的科學與文化價值。
問:您認為易經風水文化在現代社會有怎樣的價值?
劉宗超:易經風水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蘊含著古人對自然和人居環境的深刻理解。在現代社會,它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從環境角度看,風水講究的一些布局原則,其實與現代的建筑規劃、環境設計理念有相通之處,有助于營造舒適和諧的居住和工作環境。從文化層面講,它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弘揚這一文化,能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而且,易經中的哲學思想對人們的思維方式、為人處世等也有積極的指導意義,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
劉宗超以對易經風水文化的熱愛與執著,在傳承與革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他的努力為這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成為眾多傳統文化傳承者學習的榜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