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方公開報道了我軍2名王牌飛行員正式“告別藍天”。從相關報道的配圖上來看,我軍的這兩名王牌飛行員是蘇-35戰斗機飛行員。當然,該單位目前還裝備了國產的殲-16戰斗機,屬于殲-16戰斗機和蘇-35戰斗機混裝的狀態。
有些人會好奇,所謂的“告別藍天”是什么意思?一般來說,要么是退役,要么是停飛。總體上來說,個人更加偏向于后者。也就是因為身體素質、年齡等原因不再駕機升空,但是,還能執行一些其他的任務。
什么任務呢?那就是改飛無人機,尤其是察打一體無人機。這種情況此前實際上已經出現過了。
2017年,官方曾經公開報道過我軍一名飛過6款機型的飛行員在停飛之后,改飛我軍裝備的“攻擊”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并且,當時報道時還表示,這名飛行員在停飛后已經改飛了7年的攻擊無人機。換言之,我軍至少從2010年開始,就已經有飛行員轉飛無人機了。
戰斗機改飛無人機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首先,我軍目前停飛的戰斗機飛行員,都已經非常熟悉超音速飛機的飛行動作。現在改飛平直翼的亞音速無人機,對無人機的控制能力顯然是會比新手更強的。
其次,是現代空軍早就進入了體系化作戰的時代。開無人機,尤其是察打一體無人機更是需要和其他作戰單位進行密切的戰情數據溝通。作戰強度越高,溝通強度也會跟著增大。而改飛無人機的戰斗機飛行員,本身在這方面就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更加能夠保障無人機部隊的作戰能力。
聊完飛行員,我們再來聊一下我軍的這24架蘇-35戰斗機。
我軍當年花費重金進口這24架蘇-35戰斗機的目的是很簡單的,那就是殲-16戰斗機還沒大規模的量產和裝備部隊,相關作戰單位又急需第四代先進戰斗機。那還能怎么辦,只能先買一批戰斗機應應急。而當時能夠和國產殲-16戰斗機稍微對標一下的俄制戰斗機,也就剩下蘇-35戰斗機了。
中國這24架蘇-35戰斗機買虧了嗎?答案是當然沒有。中國重金購入的這24架蘇-35戰斗機,最大的作用就是“祛魅”,也就是祛除了很多人對俄制戰斗機的幻覺。要知道,在買蘇-35戰斗機前后那幾年,不僅有人拿蘇-35戰斗機和國產的殲-16戰斗機比,甚至還有人拿蘇-35和中國的殲-20隱身戰斗機比。
然后現在手上這24架蘇-35用了快10年了,發現完全比不上國產同代戰斗機。現在還會有人建議中國空軍進口蘇-35戰斗機嗎?現在咱們直接連蘇-57隱身戰斗機都看不上了。
那咱們手頭上的這24架蘇-35戰斗機,接下來要如何處理呢?你想轉賣嗎?不好意思,俄羅斯人沒有點頭咱們是不可能轉賣的。所以,不出意外的話,這24架蘇-35戰斗機會在咱們手里攥到退役。
都這樣了,不改裝升級怎么可能?第一步改裝的內容也很好猜,就是像我軍的蘇-30戰斗機一樣,先兼容國產彈藥和國產先進吊艙。只要完成了這一步,我軍手頭上的這24架蘇-35戰斗機的戰斗力,馬上還能再往上提一大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