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胡塞武裝拒絕消失。盡管美國海軍和盟友付出了努力,胡塞武裝卻成功封鎖了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的水道之一——紅海——近兩年之久。多數海運船只被迫繞行非洲好望角,這條航線更長、更迂回,而且運輸成本更高。華盛頓未能維護世界關鍵的海上咽喉要道之一的航行自由。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4月8日刊登一篇文章,標題是《胡塞武裝如何智勝華盛頓》,作者是拉蒙·馬克斯。該文稱,反艦導彈系統和無人機帶來的海戰技術革命,使胡塞武裝有能力切斷紅海的戰略要道曼德海峽。這種持續對峙對美國這個全球海上強國構成嚴重威脅。
美國從中汲取的第一個教訓顯然是技術。無人機和陸基導彈系統現在可以摧毀數百甚至數千公里外的水面戰艦。胡塞武裝對紅海的襲擊凸顯了美國海軍面臨的挑戰。美國海軍正在尋找新的方法來對付無人機和反艦導彈。其傳統的航空母艦和其他戰艦,裝備了昂貴而復雜的有人駕駛飛機和導彈系統,已被證明不太適合這個新時代的戰爭。美國海軍和國會研發和完善針對那些武器的反制系統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第二個教訓是,美國海軍兵力捉襟見肘。美國被迫在紅海地區部署兩個航母戰斗群,以對付胡塞武裝對軍艦和商船的襲擊。盡管有這些強大的力量,紅海實際上仍然被封鎖。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地區的競爭性挑戰也需要美國海軍保持高度關注。
美國海軍是否足夠龐大,這是非常值得懷疑的。美國老舊的造船廠沒有生產能力。盡管如此,太平洋艦隊的核心任務是保護美國的盟友菲律賓、日本和韓國。此外,美國海軍還必須對伊朗做好準備。
2024年8月,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希臘“蘇尼翁”號油輪。(美聯社資料圖片)
為了應對所有這些多樣化的挑戰,美國要將至少一個航母戰斗群牢牢釘在紅海地區——與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玩昂貴而危險的打地鼠游戲——這一方案代價高昂,難以長期持續。
特朗普政府可能意識到了這一點,不久前升級了對胡塞武裝的打擊,將更多的空中力量資源(包括B2轟炸機)投入到更具攻擊性的行動中,以求一勞永逸地打敗胡塞武裝。僅靠空中力量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還有待觀察。初步戰況表明,這一部署還不夠。盡管據稱美國僅在三周內就消耗了超過10億美元的航空彈藥,但胡塞武裝在紅海的襲擊仍未停止。如果空中力量不能永久壓制胡塞武裝,華盛頓將面臨一個艱難的決定。
一種選擇是干脆從紅海撤軍,讓歐洲盟友繼續對胡塞武裝進行軍事打擊。畢竟西歐在經濟上比美國更依賴紅海運輸線,而且美國的歐洲盟友共有1000多艘軍艦可供使用。與歐洲的地面軍事形勢不同,即使美國海軍撤出,歐洲海軍應該也能夠勝任在紅海的任務。毫無疑問,這可能就是美國副總統萬斯最近批評歐洲人在紅海行動中“吃白食”時內心的想法。
然而,如果美國撤出紅海戰斗,可能會發出錯誤信息,特別是在美國匆忙從阿富汗撤軍之后。這會被解讀為美國戰略衰落的又一跡象。相反,特朗普政府決定升級對胡塞武裝的打擊,表明美國仍然致力于維護遙遠地區海上航行自由,即使在美國經濟利益受影響程度小于盟國的情況下。
雖然胡塞武裝還沒有擊中過美國軍艦或有人駕駛飛機,但他們一直在持續發動襲擊。如果僅靠空中力量無法消除威脅,美國可能不得不考慮進一步升級打擊,包括可能實施海上封鎖和地面突襲。胡塞武裝已將美國逼入戰略困境,華盛頓的威信已無法繼續承受曠日持久的僵局。這是美國必須解決的沖突,否則將付出戰略代價。很可能有一天,華盛頓將別無選擇,要么進一步升級行動,要么被迫面對又一次類似阿富汗的挫敗——這一次是敗在胡塞武裝手下。
延伸閱讀
據美國《航空家》雜志報道,自3月24日起,至少6架美空軍B-2戰略轟炸機從本土起飛,跨越半個地球遠赴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島上的空軍基地。另有多架擔負支援任務的C-17戰略運輸機和KC-135加油機,也陸續抵達該島。
衛星圖片顯示,多架美軍B-2(紅圈處)已進駐迭戈加西亞基地。圖/美聯社
更早一些時候,美國“任務與意志”網站3月22日稱,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奉命趕往也門周邊海域與“杜魯門”號航母編隊會合,并增調一批F-35隱身戰機進駐中東。
比利時“陸軍知識”網站稱,B-2綽號“幽靈”,是美軍為突破對手防空體系,對高價值目標實施精確打擊而研制的一款戰略隱身轟炸機。
由于造價高昂(單機成本超20億美元),財大氣粗的美軍也只裝備了21架,除去事故損毀的2架,現役B-2僅剩19架。
此番,美軍一口氣抽調了至少三分之一的B-2前往印度洋。這樣大規模調集該型轟炸機為近年所罕見,說明美方籌劃的行動規模不小。
美軍B-2戰略隱身轟炸機。圖/美國《國家利益》網站
外媒分析,美軍氣勢洶洶而來,或為貫徹美國總統特朗普“徹底消滅胡塞武裝”的指令。
不過,按照美國“戰區”網站的說法,伊朗可能才是美軍主要打擊對象,理由是特朗普上臺后以核問題為由,不斷向伊朗施壓并威脅動武。
而對付伊朗這樣的地區軍事強國,特別是打擊其境內眾多核設施、地下導彈城和海空軍基地,美方大舉增兵的做法似乎就能解釋通了。
但多數外媒認為,眼下美國并不想與伊朗爆發全面沖突,從而深陷新的戰爭泥潭。其真實意圖或是向伊朗發出威懾信號:我打胡塞武裝,你別多管閑事,否則后果自負。
3月26日,美高官談論打擊胡塞武裝的群聊內容被媒體曝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中情局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透露,他們正動用潛伏特工和技術手段,與以色列合作追蹤胡塞武裝高層的蛛絲馬跡。
近年來,伊朗、哈馬斯、真主黨有大批軍政要員和科技專家遇刺身亡,幕后黑手直指美以。再結合B-2機群重兵壓境的現狀,不排除美以再度聯手,多管齊下對胡塞武裝領導人實施“定點清除”。
美制巨型鉆地彈。圖/美國《新聞周刊》網站
美國《航空家》雜志稱,集結在迭戈加西亞島的C-17,不僅可運送武器彈藥,還能空運或空投千人規模的作戰部隊。
美聯社也指出,僅靠轟炸無法徹底擊敗胡塞武裝,地面戰同樣是美方重要選項。
另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過去10年,胡塞武裝修建了大量堅固的地下軍事設施,用于保護首腦機關和研發、生產、儲存武器彈藥,并作為發射導彈、無人機的秘密陣地。
這些隧道、掩體深藏于也門北部山區,被高大山體和厚重的鋼筋混凝土防護層緊密包圍,普通炸彈對其無能為力。
而B-2可攜帶2枚重達14噸、侵徹力超60米的巨型鉆地彈,是對付這類目標的利器。
無論怎樣,胡塞武裝都面臨著自創建以來最嚴峻的生存危機,該地區的局勢演變,未來幾周可能就會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