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2025年4月11日起,席卷全國的強風、沙塵、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過程來臨,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緊急啟動應急響應和聯動機制,“非必要不外出”成為最好的預防措施。
2
但周六下午,我仍然“非必要不外出”要外出,去廣州參加廣東省法學會港澳臺法學研究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5年學術年會。
這種會議一年一次,我當然不是什么專家學者,但作為一個實務工作者,參加這樣的學術會議會啟發我的思維,給我帶來智慧和知識。
見到了許多老朋友,也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大家頂風冒雨,來獲取知識,交流法治。
3
從前天開始,一直關心老家。
老家在北方,又是蔬菜大棚主產地,狂風自然對農業是災害性。我盡管已經進城30年了,但配以來講還是個農民,不過是個在城里、在法治田野里耕作的農民。
聽說老家的風不算大,我心才始安,因為對城里人來說可以“非必要不外出”,但對農村人來說,越是刮風下雨會越往外面田地里跑,因為那是他們的一年收成和希望所在。
4
據說,有“全網最早大風預測”博主產生。
“全網最早大風預測”的博主“氣象之語”小趙是一名北京工商大學的大二學生,專業是數學與應用數學。
在小趙看來,天氣分析和預警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需要謹慎對待,這篇大風預警的文章也是他綜合了多方數據,經過了幾天的觀察判斷后才發出的。之后他結合EC、GFS和NMC等平臺的數據和預報,在4月7日晚發布了此次極端大風天氣的預警帖子。
該帖中的最大風力時段、最大風力極值都與氣象部門在幾天后發布的信息極為接近,甚至本市發布的大風橙色預警都精準預測。目前這篇大風預警的帖子已有超800條評論,其內容也被轉發到各大社交平臺。
5
看到這里,真為這位年輕的小趙同學捏把汗,因為萬一預報有點偏差,就成了制造謠言的人,就會有牢獄之災。
年輕人有探索的勇氣,我們當然支持,但現在確實風險很大,因為“遙遙領先的”預言有時候就和謠言很難區分。
這樣的案例網上大把都是,我就不多說了。因為說多了,對我也不好。
6
13日仍然有個活動要外出,因為說不上是否“必要”,你說必要吧,肯定是的,要不我怎么外出,你說非必要吧,又是一些文學講座活動,這與我本職無關,但對我來說,這樣的文學滋養是非常必要的
7
在外出的路上,看到許多“頂風作案”的人。
大家都趁著天氣不是那么極端的情形,急急忙忙趕路,說來都是為了謀生活。
如果不是家里困難,誰在這樣的天氣出來呢?
祝福每一個勞動者。
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