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哲學家 克羅奇,在他的《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克羅奇強調,只有當“過去”與“現在”的視野相互交融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過去。
人類無法穿梭于時空,只能立足現在。
因此,理解過去首先需要理解現在。
本次“對等關稅”事件,我其實想到了“ 廣場協議”,如果我們回溯廣場協議的歷史,不難發現當下的一些局面,和40年前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
廣場協議是怎么發生的?
1985年9月,美國、日本、西德、法國以及英國的財長與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簽署“廣場協議”,其中規定五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貶值”,以此來解決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等問題。該協議僅維持了一年半左右,由于聯合干預造成美元過度貶值,1987年2月,六國(加拿大后來加入其中)又在法國匆忙簽署《盧浮宮協議》,目標是穩定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市場。在此期間,日元升值幅度高達116%,馬克、法郎和英鎊分別升值102%、76%和75%左右。
看完我覺得不對啊,本來是G5一起商量美元貶值的事情,結果到最后變成只有日元大幅貶值,像不像當下美國的一些行為?
本來是機槍掃射對全世界加征關稅,結果現在明顯矛頭是針對中國。
之前廣場協議是什么背景?主流觀點都認為, “廣場協議”是日本面對貿易摩擦激化而被迫向美妥協的產物。1984年,美國國會審議《貿易與關稅法》修訂案,試圖對日本施加進口限制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在談判中,美方要求日本降低144種商品關稅、解決通信器材貿易失衡問題、擴大進口美國商品等。為了降低對美貿易順差,日本承諾全面廢除工業品進口關稅、擴大相關產品進口并推進金融自由化等。即便如此,美國還是針對日本香煙和皮革采取“特別301條款”調查。在此背景下,美國又要求日本配合干預美元升值問題。
如果你看歷史書,看到這里也就結束了。
在國海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策略首席胡國鵬團隊的報告中找到一張圖,大家可以看下:
很有意思,最初半導體產業是美國率先突破,后面產業逐步轉移到海外,根據賣方 捋的時間線,大致如下。
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半導體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開始將裝配加工等低端環節離岸外包,是日后半導體產業鏈國際化的開端。
1976-1980年,日本政府制定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計劃,幫助日本企業在該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1976年日本啟動VLSI研究項目。1976年3月經通產省、大藏省等多次協商,日本政府啟動了“DRAM制法革新”國家項目。由日本政府出資320億日元,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大公司聯合籌資400億日元??傆嬐度?20億日元(2.36億美金)為基金,由日本電子綜合研究所和計算機綜合研究所牽頭,設立國家性科研機構-VLSI技術研究所。
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供應商在全世界的市場份額正逐漸超過美國。從1981年到1984年,美國從日本進口的半導體幾乎每年翻一番。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強大實力,也為其贏得了“半導體王國”的美譽。
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G5簽訂《廣場協議》,后續三年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
1986年,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場份額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日本被認定存儲器傾銷,《美日半導體協議》簽署。日本被要求開放半導體市場,保證5年內國外公司獲得20%市場份額。
1987年,里根總統對特定的日本電子產品征收100%的關稅。
接下來就是1989年,日本的經濟泡沫到達頂峰,伴隨著昭和時代的結束,日本迎來了痛苦的平成時代。
當年美國是抵制過日本的貨物的。我在新聞報道上看到:
從1980年初到1985年3月,美元升值達到了驚人的48%左右。貨幣升值必然帶來出口下降,造成貿易逆差并帶來大量的財政赤字。美國人意識到自家的經濟遇到了大麻煩。而此時的日本價廉質優的工業產品涌入美國,極大沖擊了美國本土市場。美國制造業工人大批下崗,美國反日情緒高漲。
當時,各種印制“抵制日貨”“第二個珍珠港”等字樣的T恤衫、汽車車貼等風靡美國。美國甚至發生了一次性砸毀40多輛日本汽車的事件。零售業巨頭沃爾瑪超市掀起了“把美國帶回家”運動,向美國人表示盡可能地賣美國貨,暗示絕不賣日本產品。1985年,美國參議院將日本列為“不公正貿易國”。
所以不要再抱有幻想,現在就是沖我們來的。
如果你學過生物學,就知道能量金字塔,每一級截留下面10%的能量,生物界中,永遠遵循這個規律,在人類中亦是如此,頂層的富裕者只有少數。
社會結構本身就是金字塔形的,為什么美國會是紡錘形的?
因為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紡錘形社會,本質上是建立在亞非拉兄弟們倒丁字形社會的基礎上。
你的日子好過了,他就嫉妒了,不爽了,因為他的紡錘形社會維持不了了。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但中國并不是日本,中國的內需市場更大、產業鏈更加豐富,系統的穩定性更好,且資產價格并沒有什么泡沫。
當然我們也不能盲目自信,應該要認識到,我們當下的發展還是不夠均衡,當年日本泡沫破滅之前已經進入到絕對的發達國家之列,我們的人均GDP還有差距。
所以看懂了歷史,就明白為何我們沒有選擇,必須對抗,不能妥協。老美不笨,不要輕敵,但也不必害怕。
最后我還是再提示一下,不要被情緒化的內容影響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