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聲達出生于1914年,湖北省江陵縣人,出生于一個貧農家庭。童年時期,因為家庭貧困,他只讀了不到兩年私塾便輟學回家,開始給地主放牛、干雜活、打短工,受盡了地主的剝削與欺凌。不過,這段時期的經歷并沒有使得朱聲達意志消沉,反而磨煉了他堅韌不拔的品質。
1930年,湘鄂西的工農革命隊伍擴展到朱聲達的家鄉一帶,朱聲達從此認識了紅軍,他也親眼見證了紅軍是一支真正為老百姓戰斗的隊伍。受此影響,1931年春天,朱聲達參加了少先隊,開始為工農革命隊伍站崗、放哨、傳遞情報。
1931年秋天,朱聲達參加了紅軍,成為紅九師的一名勤務員。1932年,朱聲達加入了共青團,6月,他轉為正式黨員。在這之后,朱聲達活躍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參加了攻打沙崗、三官殿、普濟觀、郝穴、汪家橋等戰斗,因為作戰英勇,屢立戰功,他迅速受到重用,成為紅九師師長段德昌的警衛員。
1934年,朱聲達被調到紅六師十八團,先后擔任了副連長以及連長等職務,率部參加了湘鄂西根據地的第二到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央紅軍長征之后,他轉戰豫西南、陜南、川鄂邊等地區,不斷與敵人斗智斗勇,策應了中央紅軍的長征。
1935年,朱聲達跟隨紅二軍團、紅六軍團參加了長征。1936年,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合編為紅二方面軍之后,朱聲達改任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連連長,此后他繼續北上,到達甘肅,不僅取得了長征的勝利,而且還見證了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朱聲達擔任了八路軍120師警衛營營長、120師716團2營營長等職務,率部參加了宋村、陳莊、黃土嶺等戰斗。1939年,朱聲達改任晉綏軍區特務團營長、特務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參加了百團大戰等對日作戰,殲滅大量敵人??箲饎倮?,他繼續留在西北,參加了綏包、晉中、太原、運城、荔北、晉西等作戰,是解放大西北的功臣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朱聲達擔任了甘肅軍區酒泉軍分區司令員、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抗美援朝期間,他曾率實習團前往朝鮮戰場偵察敵情,積累作戰經驗。1955年,朱聲達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少將,也是這一年,他進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系學習,于1957年畢業。
畢業之后,朱聲達擔任了陜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58年,他調任寧夏軍區司令員,參與了寧夏軍區的籌建工作。可惜的是,在1966年開始的那段特殊歷史時期中,朱聲達受到極大的沖擊,并且受到誣陷,多次被迫檢討“錯誤”。
1969年,朱聲達被下放到陜西省蒲城縣獨立師大荔農場勞動,時間長達四年,直到1973年才復出。復出之后,朱聲達依然背負“包袱”,被降職擔任了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副軍級)。值得一提的是,那段時期,朱聲達與造反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并多次向上級提出,希望能重新審查自己的“案件”。
1979年,經過相關部門復查,為朱聲達恢復了一切名譽,此后他又擔任了甘肅省軍區顧問組組長以及甘肅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務。1983年,朱聲達離職休養,離休之后兩年,也就是1985年,上級部門撤銷了1973年對朱聲達的降職處分,并晉升朱聲達為正兵團職。也是這一年,朱聲達在蘭州因病去世,享年71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