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絮真的被大風刮跑了?專家回應。
愛分享的海燕
文| 愛分享的海燕
編輯| 愛分享的海燕
——【·前言·】——
北京這天氣真是瘋了!12日下午那陣妖風,差點把人吹跑。17點到18點,陣風直接飆到9到11級,山區更狠,局部14級,延慶二海陀風速沖到44.9米/秒,門頭溝平原地區也沒逃過,26.8米/秒的狂風把樹都掀翻了。全市73個監測站測到9級以上大風,20個站突破10級,豐臺、房山、門頭溝、延慶成了重災區。網友調侃:“這風怕不是要把故宮的瓦片掀了?”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可這風是不是靜得有點過分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這場風簡直像開了狂暴模式,樹倒車砸電線壓房,東城、海淀、石景山、門頭溝連古樹都沒扛住,29棵老樹折了枝。應急部門手腳麻利,887棵倒樹、43輛被壓的車、14處電線、9間房全處理完了。風大的時候,街上行人走路都得斜著身子,外賣小哥的箱子差點變風箏。有人拍視頻發朋友圈:“二環內體驗海邊臺風,免費贈送沙塵暴套餐!”
每年一到四五月份,北京街頭就開始飄“雪花”,只不過這“雪”不涼,還特別煩人——沒錯,就是楊柳絮!有人打噴嚏打到懷疑人生,有人騎車被糊一臉,甚至還有網友調侃:“這玩意兒要是能賣錢,北京人早發財了。”可這些漫天飛舞的“白色煩惱”到底是怎么來的?難道樹也會“掉頭皮屑”?
其實楊柳絮不是樹在掉渣,而是它們在努力“生孩子”。楊樹和柳樹都是雌雄異株,也就是說,它們分“男女”。飛絮全是雌樹的“杰作”——春天一到,雌樹的花序授粉后,會結出小萌果,里面包著白色絨毛,絨毛中間藏著比芝麻還小的種子。等果子成熟裂開,風一吹,這些帶著種子的絨毛就漫天亂飛,本質上是在“搭順風車”傳播后代。
北京的飛絮一般從4月初鬧到5月底,楊樹打頭陣,柳樹晚個10天左右加入戰場。晴朗干燥的午后(10點到16點)是它們最嗨的時候,因為這時候風大、溫度高、濕度低,特別適合“起飛”。但今年4月12日那場妖風直接把楊絮團滅,連樹上的果子都吹沒了,專家估計楊絮期能提前一周結束。柳絮本來該在“五一”前發力,結果大風把不少柳樹的花序和嫩葉都薅禿了,今年的柳絮量估計也得大縮水。車少臣說,這也就意味著,毛白楊飛絮期會較往年提前一周左右結束。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他介紹,往年“五一”前一周,柳樹飛絮開始發力。而目前天氣預報顯示,下周二氣溫或將達到30℃,所以柳絮可能會提前一周到來。不過他注意到,經過此次大風,一些柳樹的樹葉和尚未成熟的花序被吹掉了,所以推測整體柳樹飛絮量也將減少。“雖然極端大風給園林樹木造成一定損失,但從飛絮的角度來說,確實會減少。”
最逗的是網友腦洞——大風把柳絮楊絮全卷跑了?專家一錘定音:毛白楊絮基本吹沒了,柳絮也得減產。往年飛絮能鬧50天,今年楊絮提前一周下線,柳絮因為風太猛,連花帶葉被薅禿,量肯定少一大截。有人拍手叫好:“終于不用戴口罩防絮了!”也有人愁:“我過敏藥白囤了?”氣象臺補刀:別高興太早,13號還有第二輪大風,山區陣風可能破12級。合著這風是辦了包月套餐?
極端天氣越來越像生活里的盲盒,打開前永遠猜不到是驚喜還是驚嚇。老百姓一邊吐槽“這風夠買熱搜”,一邊默契地縮著脖子趕路。或許這就是現代城市的韌性:你刮任你刮,我自有一套。下次再遇狂風,記得抱緊路燈,畢竟在魔幻的天氣里,穩住才是贏家。
本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博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