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靜姝 通訊員何育龍)近日,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為26名工人要回了拖欠了3年的工資,共計376萬元。
因經營困難,某公司自2022年開始陸續拖欠員工工資。2023年,在公司的經營狀況未能改善的情況下,員工集體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給付工資,經仲裁委調解與公司達成協議:公司于2023年年底前分三期付清。
然而到了協議約定的時間,公司卻以資金鏈斷裂為由拒絕履行協議。員工無奈之下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收到案件后,法官孟薇立即采取執行措施,通過網絡查詢、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到該公司已經債臺高筑,無力清償員工工資。
“申請人都是公司員工,對公司內部經營情況應該更清楚。”想到這,孟薇撥通了申請人的電話,詢問被執行公司財產情況。同時,她又多次約談被執行公司負責人,找尋破解僵局的財產線索。在申請人提供財產線索和孟薇多方查證的努力下,終于找到了案件突破口。被執行公司對第三人A公司享有一筆大額到期債權。
孟薇和法警立即到A公司的辦公地點核查線索,并依法送達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要求A公司把對被執行公司的欠款匯入本案的執行賬戶,且不得私自向被執行公司清償。被執行公司知悉法院查找到財產線索后,反復阻撓,慫恿A公司提出抗辯,意圖阻礙執行。A公司也不愿配合法院的執行工作。
孟薇依據法律規定告知A公司具有協助執行的義務,也動之以情讓公司換位思考。同時,孟薇也向被執行公司負責人釋明阻礙、抗拒執行的法律后果。
經過反復溝通,A公司最終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工作,款項全數打入法院賬戶。至此,26名工人工資共計376萬元全部執行到位。
編輯 甘浩
校對 盧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