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上海外灘的燈光尚未熄滅,屬于上汽集團的高光時刻卻已經拉開帷幕。一場名為“懂車更懂你”的發布會,不談冰冷技術參數,卻句句直擊人心。在這兩個小時的“上汽之夜”中,上汽沒有選擇秀肌肉,而是掀開了自己的“內心劇本”——關于安全、關于智能、關于情感,更關于一輛車和一個人的共鳴。
不談參數 談“為什么”
在這場沒有硬推新品、沒有狂轟濫炸數據的發布會里,上汽反其道而行,把“用戶體驗”這四個字放在了最高處。不是給你一堆數據讓你自己解讀,而是告訴你,這些背后的“為什么”——為什么我們做這套技術、這項標準、這類設計。
這個夜晚,上汽想告訴所有人,它不僅僅是一個“車企”,而是一個理解你、懂你的伙伴。那種“制造商”與“用戶”之間的冷冰冰關系,在這一晚被徹底打破。
從124年前第一輛汽車駛上上海街頭,到70年前上海汽車工業的星火初燃,再到40年前合資合作的第一次嘗試,上汽的每一步都不算輕松。
“我們的初心是為人民造車?!鄙掀瘓F董事長王曉秋的話,沒有任何煽情,卻句句有力。他說,上汽人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把“國產車”從夢想變成了現實,而如今,則要讓“用戶夢”成為新的使命。
合作不設墻 技術不孤島
當下的上汽,早已不再是單打獨斗。從華為的通信技術到地平線的芯片、Momenta的自動駕駛能力,這些“朋友”的出現,為上汽的技術生態打下堅實基礎。
上汽不想做一個封閉的科技堡壘,而是要讓所有的“共創者”都能在這個大平臺上共贏。比如與華為的合作,不僅限于鴻蒙座艙,而是從生態底層的融合,去打造一臺更聰明、更安全、更貼心的智能車。
不怕撞、不會撞、萬一撞了也不怕
在安全方面,上汽業確實把安全做成了“鐵三角”:
不怕撞:車輛結構參照全球最高標準,直接往“鋼鐵戰士”的方向去造;
不會撞:通過全棧自研的ADAS、VMC技術,幾乎提前預判風險,避免事故發生;
萬一撞了也不怕:多重冗余機制、主被動協同響應,把傷害降到最低。
這是上汽在智能時代對安全的“再定義”——不是“安全得分多少分”,而是“你在車里我就放心”。
發布會尾聲,上汽亮出了三套“拳法”:
內家拳:打基礎、強內功。比如線控底盤技術全盤整合,再比如那個能自進化的“銀河4.0”電子架構,說白了,就是造出更聰明、更穩定、更會學的車。
外家拳:借力打力、合縱連橫。不只繼續深化合資,更要跨界聯手阿里、寧德時代等頭部企業,推進智能化與電動化進程。
組合拳:內外兼修,全球本地雙打。Glocal戰略一出,既抓海外市場,也把“本地化適配”拉到極致,每個市場都不被忽視,上汽要的不只是“領先一公里”,而是“引領一條路”。
“懂車更懂你”,聽起來是一句口號,實際上卻是上汽給出的答案。
技術,是為了讓你用得更安心;設計,是為了讓你看得更順眼;智能,是為了讓你和車的關系更像朋友。這場發布會,就像一次心與心的對話:沒有咄咄逼人的商業語氣,只有一句話——我們理解你,正在為你造車。
據悉,4月23日的北京車展,上汽將帶來更多干貨,“上汽之夜”只是開始。賈健旭一句話總結得很妙:“造車用車,唯‘心’不變?!边@不僅是對用戶說的,也是對上汽自己說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