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美國國務院宣布批準向菲律賓出售20架F-16戰斗機,具體包括16架單座F-16C Block70/72和4架雙座F-16D Block70/72,總價格高達55.8億美元。美國聲稱此舉旨在增強菲律賓空軍戰斗能力,以應對亞太地區復雜局勢。
F-16戰斗機(資料圖)
F-16戰斗機一直是菲律賓渴望購買的機型,其購買意圖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因近年來地緣政治形勢變化和菲律賓空軍現代化需求,菲律賓多次向美國提出采購需求。然而,受資金限制,此前交易多次擱置。例如,1992年菲律賓國防部申請購買F-16A/B,因國防預算有限未能實現;2005年時任國防部長提議采購F-16,優先考慮二手戰機,但因國內經濟危機等原因,購買計劃再次擱置。
2023年,美國和菲律賓關系升溫,美國在菲律賓新增4個軍事基地,使基地總數達9個。同年5月,菲律賓遞交購買F-16 Block 70/72的正式申請,如今終于獲批。
對于菲律賓而言,購買F-16戰斗機是一筆巨額開支。其2025年國防預算僅46億美元,而20架F-16的采購費用遠超該預算。F-16C/D Block 70/72作為典型的四代半戰斗機,裝備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200公里,可裝備多種武器,滿載武器并攜帶副油箱時,作戰半徑可達1000公里左右。
F-16的引入將在多方面提升菲律賓空軍實力。在打擊范圍和能力上,其作戰航程幾乎是FA-50的一倍,武器載重7.7噸,整體作戰實力是FA-50的3到5倍,可攜帶多種導彈,威脅解放軍在南海的艦艇和島礁基地。在空戰中,單機性能具備一定優勢。在監視活動中,從菲律賓本土西部機場或呂宋島起飛,可覆蓋部分海域。
F-16戰斗機(資料圖)
同時,購買F-16相當于菲律賓向美國遞交“投名狀”,日后可借助聯合訓練等契機與美國協同行動,提升盟友間互操作性,美國情報也可通過數據鏈與菲律賓F-16對接。
然而,20架F-16數量有限,難以覆蓋菲律賓整個空域,面對中國空軍仍處明顯劣勢。從制造到交付需5至8年,飛行員適應復雜系統至少需2至3年,形成戰斗力尚需時日。屆時,中國空軍可能已量產第六代戰斗機殲-35,雙方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此外,美國批準這筆軍售背后有多重算計。一方面,通過武裝菲律賓,增強在南海和臺海的軍事影響力,試圖牽制中國。例如,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訪問菲律賓時,渲染“中國威脅”,宣布在菲律賓部署先進軍事力量,包括高性能無人水面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船攔截系統”(NMESIS)。另一方面,這也有助于洛·馬公司延續F-16生產線,獲取經濟利益。此前,特朗普政府將部分六代機項目排除洛·馬公司,此次軍售一定程度上補償了該公司。
南海(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日回應稱,菲律賓同其他國家的防務安全合作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更不能威脅地區和平與安全、加劇地區緊張。
菲律賓以高昂代價購買F-16,是美國極力忽悠的結果。美國多家智庫為菲律賓計算購買F-16的“劃算之處”,但受限于數量、成本和培訓周期,F-16難以扭轉與中國的軍力差距。菲律賓此舉更多是出于國內政客政績考量以及美國經濟利益驅使,而“中國威脅”成為美國兜售武器、煽動地區緊張局勢的幌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