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與俄烏雙方互動頻頻,但收獲寥寥。
由于在解決俄烏沖突問題上遲遲沒有進展,加之近期烏俄分別在礦產協議及和談事宜上表態強硬,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也分別對雙方發出威脅。
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特朗普說“將有大麻煩”,對俄羅斯則祭出“二級關稅”的威脅。
特朗普的真正意圖,還是在利用沖突邊緣的態勢塑造談判主動權。把關稅當作準軍事武器,把貿易政策推向國家安全議程,不僅打破了傳統的外交規范,也標志著美國對外戰略的一次激進轉向。而“二級關稅”正是這種新思維的產物。它的核心邏輯是:我不直接打你,而是打跟你做生意的人。簡單來說,這就是“長臂管轄”的加強版,是對全球商業體系的制度性訛詐。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制裁,它既沒有經過聯合國安理會的批準,也不考慮國際法的約束,完全是以單邊意志為行動準則。
普京(資料圖)
關稅的真正影響對象,其實是俄羅斯石油的買家,比如印度、中國等。俄油買家一旦需要支付更高的進口成本,就會減少采購,最終削弱俄羅斯的石油收入——這個邏輯和之前西方對俄實施的能源制裁類似。但特朗普的這項政策真的是為了烏克蘭嗎?未必。回顧特朗普過去的政策風格,他最看重的是美國的利益,而不是所謂的“國際道義”。如果他真的實施高關稅,直接受益的其實是美國本土的石油和天然氣企業——尤其是頁巖油公司。所以,這到底是為了烏克蘭的和平,還是為了美國的能源利益?
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并亮出關于美國計劃對哪些貿易伙伴采取關稅措施以及征多少關稅的表牌,但卻沒有提及俄羅斯。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廣播公司、“今日俄羅斯”報道,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當地時間4月6日在接受ABC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沒有對俄羅斯征收關稅是為了避免影響正在進行的俄烏和平談判。
他還補充說,這不代表俄羅斯就有和其他國家不同的待遇。只是在談判時,不應該拋出新的問題,讓談判桌上堆滿新東西。哈西特最后找補說俄羅斯與其他國家沒什么不同,似乎和最開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在美國一家新聞網上稱,雖然俄羅斯不在名單上,但美國已經進行過制裁,而且俄羅斯還面臨額外的強硬制裁的回答差不多,但多次提到談判,某種程度上暴露了美國與俄羅斯交涉陷入死局:美國想對俄羅斯施壓,靠關稅可沒什么作用,特朗普進退兩難。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3月曾暗示,美方可能會調整對俄制裁政策,而俄方顯然也希望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另外,俄羅斯被排除在關稅名單之外的交換條件,也肯定會被談到。俄方是否答應了某些政治或經濟上的承諾,換取美國“不下刀”?可以對比一下,2023年,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仍然是全方位的,涉及能源、金融、技術等多個領域,導致俄羅斯經濟一度承受巨大壓力。但現在,美方開始有所松動,這背后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利益交換。
特朗普(資料圖)
這種赤裸裸的“雙重標準”正在瓦解美國賴以維持全球主導地位的“規則體系”。以規則為盾,只在有利時援引;以關稅為刀,專在盟友身上揮舞。這種極端利己的對外政策,不僅加深了與傳統伙伴的裂痕,也讓世界對美國所謂“價值主導”的國際角色失去信任。
各國反應已經表明問題的嚴重性。澳大利亞總理怒斥“這是對伙伴關系的背叛”,巴西政府正評估是否將美方告上WTO,加拿大誓言“堅決反擊”。這一切說明,特朗普式“對等關稅”不僅是經濟挑釁,更是對盟友的一次外交羞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