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主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式發布2024—2025年“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扶持節目,共計43部網絡視聽節目入選。
除了15部微短劇之外,還有11部網絡紀錄片、6部網絡綜藝、3部網絡動畫片、2部網絡劇、1部網絡電影、2部網絡音頻和3個短視頻成功入選。
(一)
當前,網絡紀錄片、網絡綜藝作為網絡視聽行業重要的表現形式,不僅在題材內容上持續深耕,還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拓展創新,在記錄美好生活的同時,多元視角呈現時代的巨大變化。其中,入選的11部網絡紀錄片聚焦革命歷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技等領域。
網絡紀錄片《我是八路軍》以普通人視角切入,以“小人物”結合大歷史的方式,用更鮮活更生動的態度講述“人民戰爭”這一宏大主題;《一個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張純如》以華裔作家張純如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如何還原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的故事;《和平力量》將以“銘記歷史、共護和平、開創未來”為主線,讓國際觀眾深入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深遠意義,展示維護全球和平發展的中國方案,生動宣介中國作為全球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的使命擔當。
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網絡紀錄片有著重要的題材創新。比如,《尋色中國》是中國首檔中國傳統色彩人文紀錄片,該片以色彩為手術刀,在褪色年畫、斑駁磚墻與窯變的釉色中,構建起國人骨血里流淌的色譜密碼,直抵文化記憶的骨髓;而《國寶里的新疆(第四季)》從新疆眾多珍貴文物中遴選最具代表性的國寶,通過XR、3D特效、沙畫、動漫等技術讓國寶“開口”講述傳奇,向觀眾展現文物及遺跡背后的深邃歷史和精彩故事;《布達拉宮(第二季)》則由新顏、節日、印記、公主、白宮、紅宮、回望等7個篇章組成,通過對神話傳說、歷史文獻文物、工匠精神等多維度的解讀,向人們展示一個真實立體的布達拉宮。
《我家的兩岸故事·思源季》聚焦兩岸譜牒與共同的歷史記憶、文化根脈,以兩岸視角真實而立體地講述跨越海峽的動人故事,通過不同方式溯本追源的臺胞臺青的生動故事,展現海峽兩岸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和血脈相連的深厚情緣;《絲路上的種子》將展現種子交流歷史,探尋種業科技發展的科普知識,同時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將“走出去”與“引進來”有機結合,提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
《登月·進行時》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講述航天故事,生動展現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壯闊歷程,更著重描繪了中國特色航天事業的輝煌篇章;《爺爺天團》拍攝了中國體育史上年紀最大的一支隊伍。平均年齡88歲的六個老人組成了中國年齡最大的男子接力隊,去參加世界頂級的老將田徑錦標賽,最終打破了世界紀錄。該片讓一群生命走向末端的普通老人成為了主角,展示了人生百態的多彩畫卷,更讓觀眾感受到生活和生命的無限可能性;《你好,12315》是中國首檔市場監督紀實節目,以生動、溫情的敘事視角,將鏡頭對準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物價以及知識產權等領域的一線監督人員,講述一樁樁真實鮮活的消費者權益案件,展現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百態。
這些網絡紀錄片將鏡頭和話筒對準革命歷史、科技創新、現實生活,在內容深度上持續探索挖掘,以更加大眾化的表達詮釋時代主題,傳播主流價值。
(二)
網絡綜藝節目有6檔節目入選。其中,《有種聲音:新青年歌唱大賽》以“全球選拔華語新聲”為核心特色,通過“聲樂與文化”結合的創新賽制,搭建專家與大眾雙重視角的評判舞臺,既挖掘頂尖音樂人才,又推動原創作品與青年歌手孵化,形成兼具競技性與文化傳播價值的聲樂練兵場。
《Al荔枝·挑戰頭腦王》圍繞“十四五收官”“抗戰勝利80周年”等主題,通過人工智能AI、線上實時答題等方式傳播知識,展現AI技術發展新成效;《友間合租屋》通過七位超有趣的生活搭子共同合租一年,模擬每一件現實合租中可能會出現的真實事件,引領年輕人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驚喜你的旅行(第一季)》以完成創新的旅行任務為線索,通過過程性展示和綜藝性內容的添加,全方面展現西藏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展示西藏的發展變化。
《妙不可言(第二季)》以“尋奇探妙”為主題,以“答題競猜”為形式,內容涵蓋大國重器、尖端科技、非遺傳承、歷史人文等諸多領域。節目融入脫口秀、微短劇等綜藝元素,增加專業知識性、環節趣味性以及內容互動性,向世界推薦河北,講好新時代河北故事;《詩酒中國心》通過詩與酒的交融,展現中國黃酒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美學精神,同時解構中國酒背后的文脈傳承和人文故事,探尋與當下時代相契的情感共振。
(三)
在其他入選的作品中,網絡動畫片、網絡電影、網絡音頻等多元題材創作,呈現出百花齊放態勢,滿足了不同受眾的多元化需求。
短視頻《我在中國的72小時》中,來自澳大利亞、韓國、摩洛哥、尼日利亞、日本、中國等國家的視頻博主開始為期72小時的主題采訪行,以行走記錄加職業體驗的挑戰模式,真實、立體、新潮地展示當下中國人的奮斗狀態。入選的短視頻還有《聯合國80后》《夢回良渚續千年》。
網絡劇《藍雨傘》講述了刑事檢察部門與公安機關在一系列復雜案件中追蹤真相,撐起“藍雨傘”守護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故事;網絡劇《早春晴朗》講述了學歷普通的尚之桃成為一個職場菜鳥,忍受重重壓力,不斷提升自我,終于成為獨當一面的員工。
《靈籠(第二季)》被視為國產成人向科幻動畫的“破局之作”,吸引眾多動漫愛好者翹首以盼。入選的網絡動畫作品還有《長歌行》、《繪途伴我行》(暫定名))等作品,網絡電影則有《女騎手》入選。
網絡音頻中有亮部作品入選,并頗受關注。其中,《云聽“少年國學課”系列》以國風雅樂啟智潤心,既有為青少年量身定制“有知有趣”的國學課,也有以廣播劇再現古人的生活場景,還有在名人軼事、國寶典故中尋找成長智慧。網絡音頻《淘氣大王與江格爾》由沈陽廣播電視臺原創基地與新疆廣播電視臺聯合創作生產,兼顧現實與歷史,輻射遼寧和新疆,以兒童劇的方式展現民族史詩《江格爾》的文化魅力,用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讓浩繁宏大的民族史詩輕盈地走入孩子的世界。
43部網絡視聽作品洋溢著蓬勃的朝氣和創新的銳氣,既有高度、溫度,也有深度和態度,以獨特的影像魅力,傳遞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為網絡視聽節目創作生產帶來有力示范引領,也代表著網絡視聽文藝創作正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