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重慶工信職業學院承辦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院校計算機類專業教研活動”舉行。
現場,200余名成渝兩地職業院校計算機類專業負責人、教研專家及行業代表,為成渝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提供了許多“金點子”、新思路。
開幕式上,重慶工信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杜宏偉回顧了學院發展歷程,分享了產教融合與教育改革的成果,并期待通過此次活動加強合作,共同探索職教新路徑,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教發展。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蔡其勇強調,“五金”(金專業、金課程、金教材、金師資、金基地)建設是成渝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他呼吁兩地院校打破地域壁壘,共建共享優質資源,構建“校企行”協同育人生態,為區域數字產業精準輸送高素質技術人才。
在“五金”建設圓桌會環節,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武春嶺,重慶市經信委產業人才處副處長湯雁,重慶工信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杜宏偉,成都市教科院副所長萬朝麗,中軟國際助理總裁文斌等政校企代表,圍繞“教育賦能協同共建”主題,從政策支持、校企合作、跨區域聯動等角度展開深度對話,為成渝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凝聚共識。
作為承辦單位代表,杜宏偉重點分享了學校在數智化轉型中的創新實踐。她表示:“學校以‘崗課賽證’融通為突破口,聯合行業頭部企業共建‘軟件人才超級工廠’,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課堂,實現教學場景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杜宏偉介紹,學校正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為核心,推動傳統計算機專業向智能化方向升級,正積極探索“研發反哺教學”機制,與龍頭企業合作引入真實項目,通過“雙元協同育人”“現代學徒制”等模式,將其轉化為教學案例庫,并借助智慧校園建設實現資源共享,有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在接下來的大咖講座環節,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武春嶺提出“資質引領、項目驅動”的職教金師培養理念。他強調,職教金師需具備高超的技術水平、課程建設能力、教學教研能力和教材開發能力,并勇于擔當、追求教育家的情懷。通過產教融合,按企業標準打造技術資質,促進名師成長。同時,注重教學項目驅動,提升教學素養與能力,為職教發展貢獻力量。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原副校長馬曉明分享了該校在跨區域協同與數智化教學中的實踐經驗。他提到:“深職大依托深圳科技創新優勢,聯合華為、騰訊等頭部企業,構建了‘產業需求驅動、企業全程參與’的課程開發模式。通過‘雙導師制’和‘云端實訓平臺’,實現跨區域資源共享與教學場景創新。”馬曉明特別強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職教合作潛力巨大,兩地可圍繞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共建虛擬教研室和聯合研發中心,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
此外,會議還聚焦“賽教融合、教學改革與教材創新”三大主題,與會嘉賓從多維度分享了職業教育實踐經驗,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貢獻職教力量。
上游新聞記者 侯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