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絕不讓敵人的飛機從我們頭上飛過!”從第一枚地空導彈“紅旗一號”到擊落5架U-2高空偵察機,再到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問世,他用8年時間帶領中國防空從零到世界領先!2024年,這位為國防事業奉獻一生的無名英雄沈忠芳與世長辭,享年90歲。
戰火紛飛的時代,無數的有志青年獻身國防事業。這時候的國防基礎弱底子薄,與此同時這也是無數年輕人大展身手的時機。
讓敵人的飛機不敢從我們的頭上飛過去,成為他心底的唯一信念。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中國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總指揮。他叫沈忠芳。一個20來歲,意氣風發的上海少年,大學畢業后全身心投入中國的國防事業。
1934年,淞滬會戰正酣,日本人仰仗空中優勢時常對上海進行瘋狂轟炸和掃射,幼小的沈忠芳親眼目睹自己的家人和玩伴被從天而降的導彈炸倒,原本繁榮的上海灘瞬間變成人間煉獄,此時造防空武器來抵御侵虐者的理想在他心中尤然而生。
1953年,他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修飛機設計專業。在校期間,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系統學習飛機設計相關的專業知識,為日后研發導彈奠定堅實的根基。
在1958年,在仿制蘇聯的薩姆u - 2導彈的基礎上,沈老參與的我國第一枚地空導彈研發成功,他和他的同事攻克千難萬險自主研發的。
當時國內技術一片空白,設備極其簡陋,還要面對外部的技術封鎖。沈老和他的同事不畏困難,日夜埋頭鉆研,反復實驗,經歷過無數次挫折后,沈老和他的同事不辱使命,第一枚地空導彈紅旗一號成功問世。
后來又過了5年,沈老負責的紅旗二號導彈自主研發成功,這枚導彈成功的研發,標志著我國由第一代轉入到第二代防空武器系統。
1967年,面對老美空中入侵,號稱飛行高度可達21000米的高空偵察機(U-2)硬是被紅旗二號成功擊落,他和他的同事歡欣鼓舞,一切努力和辛苦都值了。敵人再也不敢肆意妄為進入我們的領空搜集情報,從此我國的領空防線守住了。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紅旗二號已不能滿足對空防御的戰略要求,沈老帶領他的研發團隊攻克第三代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經過三年不懈努力,克服技術上的難關,紅旗三號不負眾望展現在世人面前。
紅旗三號曾在國慶60周年閱兵中亮相,從導彈方隊中走來霸氣威武,大國重器展示了中國國防實力的強大。
很多人說中國的防空能夠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全憑運氣好,是時代造就了它們,這句話的確不錯,但沒有像沈老一樣的科學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求回報地付出,我們的領空面對敵人的威脅是源源不斷。
1992年,沈老被任命為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總指揮,隨后不久,擔任B610總指揮。他對科技領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時至今日我國導彈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10年,他自愿退休,為青年人讓路,自此沈老離開默默守候58年的工作崗位。
沈老的名字首次被提及是在《導彈人生》一書中,當被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問道:“您都88歲了才解密,您的名字開始被更多人才開始知道,習慣嗎?”沈老輕描淡寫回答道:“習慣,而且應該這樣,我們搞的是國家的為國防服務的事業,要研究先進的武器系統,即使搞成了也不是個人的事,集體的智慧發揮才是最大的成功”。
沈老的妻子徐正年同樣是一名航天工作者,因種種原因兩人多年未見,隨著工作內容越發機密,沈老只能以書信的方式與家人進行聯系,兩個孩子自記事起甚至未見過父親,從青年到古稀之年,沈老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國家。
沈老的感人事跡被世人廣為流傳,他的高風亮節感動無數國人,2022年被央視評選為感動中國人物。
2024年,沈老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0歲。
天地同悲,沉痛送別,深切緬懷這位為共和國創下不朽功勛的國士。
他是一位無名英雄,一生淡泊名利,始終堅持國家利益放在首位,隱姓埋名60年才被世人所知,他的精神刻在中國防空導彈的發展史上,激勵著新時代青年,投身到報效祖國的偉大事業中來。
好了,本期的故事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