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特朗普訪華收到的“大禮包”,到今天才發現挖的坑有多大
你好,蟀
一、“大禮包”內的“以德服人”。
2017年11月,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首次訪華,這次,中國大手筆應對,在棋盤上讓出一條大龍:中美簽署了總額達2535億美元的經貿合作協議,涵蓋能源、農業、制造業、航空等領域,被外界稱為“超級大禮包”。
這次“大禮包”的核心內容包括:
能源合作:中國承諾在未來兩年內采購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并與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企業簽署長期供應協議。
農業采購:中國同意進口美國大豆、玉米、棉花等農產品,其中大豆采購量在2017年達到3285萬噸,占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2%。
制造業與技術合作:通用電氣、波音等企業獲得中國市場準入,中國商飛與波音簽署300架飛機采購協議,價值370億美元。
金融開放:中國允許美國金融機構在華設立合資企業,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獲得證券、基金業務牌照。這也是華爾街最想取到手上的明牌。
而這個“大禮包”上寫著明晃晃的幾個燙金大字:“以德服人”。
二,“大禮包”下的“望、聞、問、切”。
這一“大禮包”的橫空出世,極大滿足了特朗普的政治虛榮心和口腹之欲。白宮上下一片掌聲更是東大需要送給對手的一劑“麻沸散”。
一方面,剛上臺特朗普正以其特有的商業邏輯切入政治游戲,前期,他不停地以各種商業談判手段試探擴張路徑,一時間,世界秩序進入不應期,尤其是美國對華政策尚處于戰略模糊階段。
而中國并未輕易陷入這種短暫的混亂,而是有著自身沉穩,既定的節奏,那就是將戰略機遇隱藏于自身實力的關鍵突破點,在外界普遍以中國立場來判定戰略力量的誤區前,中國更傾向于將戰略幻術布置在更深遠的錯覺里。
毫無疑問,涉政不深的特朗普本人,并未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對手根本沒給他過招的機會,反而欣然接受了“大禮包”的饋贈。
他順理成章地將這歸功于自己在政治上運用商業模式的戰果,與此同時,他確信運用這一商業規則操弄政治的有效性,決定沿著這一軌道加速冒進。
2018年起,他毫不猶豫地祭出討伐大旗,全面發動貿易戰,啟動232措施,301關稅調查與清單,對中國電動汽車,光伏等加征關稅,對華為,中興等企業實施制裁,技術出口管制升級等,可以說一時眼花繚亂,人馬盡出。
而對于中國來說,這種貪多求快,好大喜功的作派,其戰力只能歸馬謖,趙括之流。
特朗普的戰略脈絡,在這輕輕一握的交鋒里,已被東大“望、聞、問、切”,病灶盡現。
三,“大禮包”后的“成癮性”。
中國方面,政治永遠是至高行為藝術,經貿問題則為政治服務,甚至為其站臺演出。客觀來說,中國希望通過“以經促政”的方式,穩定中美關系,為國內經濟轉型爭取時間。協議的簽署既是中國擴大開放的主動作為,也是對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策略性回應。而主觀上說,一切柔軟手段,不過是雷霆一擊的前奏。
尤其在這八年里,中國加速了對終極戰爭模式的預演和布局,對每一枚射過來的亂箭分門別類,仔細推敲,反復測試。
甚至在光刻機,登月,量子通訊,核聚變,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各領域捷足先登,形成高地埋伏之勢。
這就不得不提到,時隔八年,當特朗普再次舉起“關稅大棒”時,心中不由得想起“多年前,中國帶他去見識大禮包的那個下午。”
就像抽煙成癮的煙民,當他煩躁不安時,會去找個煙屁股頭解決內心的孤獨一樣。
而他心心念念的“極限施壓”戰術,正是這種“成癮性”的表現。自再次入主白宮以來,他不遺余力,調兵遣將,傾巢而出才湊出草木皆兵的“關稅大戰”,其實,一開始就已進入了八年前就為他布下的迷局,如同司馬懿當年進入上方谷,但這次有沒有一場大雨,就要看特朗普的八字夠不夠硬了。
顯然,對中方擲向谷底125%關稅的滾木巨石,特朗普絕對是猝不及防的。這完全突破了他既定的心理格式:那個“大禮包”如此誘人,讓他理所當然地回味了這么多年。
上兵伐謀,而特朗普只知其兵,不解其謀。從這次排兵布陣來看,其手腕充滿了“術”的詭異:將越南放在最前面,殺雞儆猴。將加拿大,墨西哥夾在中間,以防不測。將日韓和歐盟捆在后營,見機行事。而他篤定,只要他見勢不妙,一聲令下,讓全世界斷后,他就一定能狐遁兔逃,全身而退。
所以,包括他的“延遲90天”這種唾面自干的行為,早就寫在我們的預案中了。
高手過招,并非要拔你的頭籌。
而是不動聲色,絕你后路。
更關鍵的,是后路的坑,是你自己挖的。
四,“大禮包”外的“斗而不破”
“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這種外交辭令,常聽常新。
“高明的獵手,往往以獵物的身份出現。”而獵物轉身成為獵手的最顯著標志,就是不再“以退為進”,因為,風起于青萍之末。一旦戰機初現,經驗老到的獵人不會坐失良機,必定攻守轉換,迎頭痛擊,一擊即中。
2017年,按中美協議,中國承諾增加進口,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脈相承,提前落子國內統一大市場。至2024年,中國進口總額達18.4萬億元,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同時,中國在協議中接受美國提出的“公平競爭”原則,為后續加入CPTPP、DEPA等高標準經貿協定積累經驗。
未雨綢繆。中國還積極推動市場多元化,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占比從2017年的34.1%升至2024年的53.6%,大幅降低對美依賴。
秉持著 “自立更生”的堅定信念,在這八年里,中國更是加速了中國產業鏈升級。2024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提升至35%,對美技術依存度一再下降。
可以說,在中國步步為營的戰略謀劃下,世界,已然來到歷史的分水嶺。
進入2025年以來,這邊俄烏談判重啟,那邊圍臺困臺。打破定局,謀求新篇,已成為舉國上下的共識。
尤其近期東部戰區的“進逼”演習,體現了東大戰略上的游刃有余,氣定神閑。甚至,連演習代號都不要了,世界皆犬牙,“何不豎豹尾?”
五,結語
時者,勢也。
勢又是什么?是天道。
歷史終將證明,任何以“我”為中心的單邊主義,“關稅大棒”,技術封鎖,戰略圍堵……都無法阻擋中國發展的步伐,而中國以開放促改革、以合作謀共贏,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選擇,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人間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