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路透社就曾透露特朗普正在對英偉達特供中國企業的芯片H20探討禁售的計劃。事實上,早在拜登時期,他們就屢次要求對英偉達的AI芯片進行更多的出口限制。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偉達黃仁勛直言要尋找替補的市場,與此同時還警告美國團隊,繼續限制下去將可能致使其競爭對手華為在中國半導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顯然,H20芯片的禁令近在咫尺。
只不過,在黃仁勛參加了佛州海湖莊園的晚宴之后,特朗普對此事有所松口。據英偉達宣布的芯片規定顯示,在美國實施出口管制之下,英偉達可以合法的在中國市場上銷售H20。而這是因為英偉達給特朗普做出了承諾,將會在美國投資新的AI數據中心,這才有了即將到來的禁令松口。
能順利獲得英偉達的芯片,在過去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在今年前三個月中,由于AI需求的火爆,中國有三大科技巨頭都給英偉達的H20下達了訂單,訂單金額高達160億美元。且企業高層透露,未來他們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量只增不減。若是英偉達可以順利出貨,也算是給了他們一顆定心丸。
可惜現在局勢不同以前了,在美國高關稅的施壓下,中方也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反制,截止目前的數據,中國已經對美國輸入的商品從之前的34%加征收到了84%。而且中國的態度一直都很鮮明,那就是美國的施壓并不是一個好的談判手段,要是他們執意如此我們也會奉陪到底。從這個態度可見,未來中國的關稅政策或許還會進一步的增加,增加到美國對我們進行的加征收關稅率。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關稅和美國的關稅細節有些不同。美國方面是針對加收關稅一事情有一個豁免清單,其中有部分的半導體產品處于暫時豁免的狀態。而中國方面在關稅上的征收覆蓋面很廣,幾乎不分商品的類型,只看“原產地”來自于美國。其中,某個環節的成本超過了30%都將會被判定為美國商品。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英偉達的芯片是在中國大陸或者是島內制造晶圓,而在美國進行了封裝,且美國封裝的成本超過了30%,這同樣會被征收過高的關稅。而目前英偉達的主要訂單集中在臺積電,短時間內倒是沒有太大的關稅影響,可在美國高喊美國芯片制造回歸,以及臺積電等主要生產制造商都要搬遷到美國去生產的情況來看,未來英偉達難以躲避關稅的問題。
現在問題就來了,一旦英偉達輸入的產品被判定為美國制造,進入中國市場后,這么高的關稅到底會是誰來買單?
第一個答案那就少不了中國客戶。一方面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對英偉達H20芯片的需求很大,在無法替代的情況下我們就算是咬著牙也要購買英偉達的芯片。而另外一方面則是美國企業對外關稅的態度。
以之前沃爾瑪舉例,在美國高關稅的問題下,他們要求中國的供應商降價,側面其實就是要求中國供應商為美國高關稅買單。而此事在美國引起了連鎖反應,不少的美國企業都站出來要求降價。無獨有偶,近日美國一家航空公司面對即將要接收的空客飛機訂單時,他們的態度也是一樣,如果空客要讓他們承擔其中的成本,他們就不愿意接收這些飛機。
從這些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去到別人的市場,還是說別人的產品進入到他們的市場,美國企業都是不愿意為這些買單的,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客戶或者是供應商們承擔這一筆多余的支出。
以目前中國企業對英偉達H20大肆采購的局面來看,恐怕英偉達很有可能將這一筆成本攤在中國客戶頭上。當然也或許有另外一個局面,那就是中國的廠商們聯合起來拒絕英偉達,讓英偉達不愿意失去偌大中國市場的情況下妥協。
但筆者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太大,因為在雙方博弈的籌碼上,英偉達掌握的籌碼要比國內廠商多得多。說個不好聽的話,如果國內的AI芯片能從其他的方面大面積的采購,那閹割版的H20芯片現在都還是遇冷狀態。現實很殘酷,我們連閹割版的芯片都離不開,這就等同于我們沒有太大的議價權。
對此,你們認為中國的廠商會為高關稅而買單嗎?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