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京東集團一紙公告引爆市場——正式以2億美元完成對達達集團的私有化協議,預計半年內(2025年第三季度)達達將從納斯達克退市,全面并入京東體系。這場持續數月的資本動作終于落地,背后不僅是京東對即時零售的“孤注一擲”,更藏著外賣江湖變局的新野心。
“流血上市”五年,達達終成京東“全資子”
達達的故事堪稱跌宕。2014年成立時以眾包物流起家,2016年與京東到家合并后一躍成為即時配送龍頭,2020年頂著“即時零售第一股”光環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16美元,市值一度沖上61億美元。然而高光短暫,此后五年,達達股價暴跌超90%,最新市值僅剩5.2億美元,不足上市時的15%。
業績更是“增收不增利”——2024年營收96.6億元,同比下滑8%,凈虧損卻擴大至20.4億元,五年累計虧損超百億。加之創始人蒯佳祺2022年離職、內部財務造假風波,達達獨立上市的意義所剩無幾。京東此時出手,以每股ADS 2美元(溢價42%)抄底剩余37%股權,被業內稱為“低價撿漏”。
加薪20薪、全員繳社保,京東“喂飽”騎手搶市場
私有化不是終點,而是京東即時零售野心的起點。交易剛敲定,京東便宣布:達達員工今年漲至19薪,明年升至20薪,優秀者還將授予京東股票!此前,京東已為達達騎手全額繳納五險一金,直接戳中美團、餓了么的“眾包痛點”。
這一招“福利換忠誠”效果顯著——達達騎手超120萬,成為京東外賣的運力核心。今年初,京東外賣豪擲百億補貼,傭金低至競對一半,商家入駐量暴增。盡管專家認為“燒錢難撼美團地位”,但京東用真金白銀砸出了一條差異化路徑。
“京東秒送”劍指萬億市場,但盈利仍是難題
私有化后,達達將全面整合為“京東秒送”,配送時效壓縮至分鐘級,并接入京東物流與零售資源。背靠京東供應鏈,達達能覆蓋生鮮、醫藥、外賣等全品類,與美團閃購、餓了么“近身肉搏”。
然而,即時零售是公認的“燒錢賽道”。京東外賣雖增長迅猛,但騎手成本陡增,達達虧損或進一步擴大。快遞專家趙小敏指出:“私有化后,達達不用再為短期財報焦慮,但想盈利還得靠規模效應。”
結語
京東私有化達達,既是止損,更是布陣。即時零售的戰爭已從速度卷向福利、從流量卷向生態。當京東用20薪和社保綁定百萬騎手,用“秒送”重構用戶體驗,外賣與零售的邊界正被徹底打破。這場“京東速度”能否跑贏美團的“護城河”?答案或許就在未來半年的整合中。
#京東私有化達達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