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點
有的人已經進入夢鄉
有的人則在熬夜玩手機……
在醫生看來
22點睡還是23點睡
看起來只是差了一個小時
實際上,對健康的影響差了一大截
22點和23點睡覺的4大區別
綜合來看,這兩個入睡時間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有以下4個區別。
1、22點入睡,精神狀態更佳
你可能早有體會,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時睡覺,第二天的精力和情緒狀態也大不一樣。
2020年《睡眠》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就顯示,如果夜間睡眠比平時少,第二天情緒會變差,更易發怒。
2、22點入睡,相當于搭上了褪黑素的“便車”
褪黑素的作用是幫助睡眠,它的分泌受光線影響具有晝夜節律性,晚上10點左右,褪黑素的分泌開始陡然增加。22點入睡,正好與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時間相契合,可以充分發揮其促進睡眠的作用,提高入睡效率。
如果推遲入睡時間,褪黑素已經大量分泌一段時間了,對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困過勁兒反而不困了”的感覺。
3、22點入睡,更貼合古人講究的“子午覺”
古人一直講究「睡好子午覺」,子時,即晚上11點~凌晨1點。“子覺”說的是已經進入睡眠狀態,最好是進入深睡眠,而不是說晚上11點才開始上床。
4、22點~23點入睡,心梗風險最低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表在《心血管醫學前沿》上的研究發現,工作日晚上10點至11點就寢的人,心梗發病率最低,具體來看:
晚上10點至11點就寢的人,心梗發病率為5.1%;晚上10點以前就寢者,該數值為6.9%;晚上11點至12點就寢者,該數值為7.0%;晚上12點后就寢者,該數值為9.2%。
睡眠推遲的N種后果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偉提醒,晚睡帶來困倦和疲乏是次要的,其最主要的危害是會使人長期處于應激狀態,給免疫、代謝、精神心理、心血管、神經系統等帶來全方位挑戰。
1、引發全身炎癥風暴
2023年國際期刊《細胞》刊文提醒,睡眠不足會引發全身炎癥風暴,增加腦內前列腺素D2產生和經血腦屏障的外流,并在外周引發細胞因子風暴。
2、影響700多種基因的功能
英國薩里大學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持續一周,人體就有711種基因的功能發生了改變,涉及新陳代謝、炎癥、免疫、抗壓等方面。
3、內分泌功能紊亂
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褪黑素等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規律,如果睡眠出現問題,會打破這種節律,影響內分泌功能。
4、患癌幾率升高
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就將熬夜(包括打亂晝夜節律的輪班工作)歸為2A類致癌因素。
5、心血管病變加速
研究顯示,與每晚睡7~9小時的人相比,睡眠不足7小時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增加14%。
6、認知功能提前下滑
《自然-通訊》刊登一項長達25年的隨訪研究顯示,睡眠少于6小時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增加1/3。
改善入睡時間試試這3點
1. 睡前90分鐘遠離電子屏幕
褪黑素的分泌與光線息息相關,環境越暗,褪黑素的分泌越充分,有助于我們更快入睡。董文輝醫生提醒,睡前遠離電子產品尤為重要。電腦、手機等設備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擾身體的生物鐘,進而影響睡眠質量。因此,建議在睡前90分鐘內盡量避免使用電子設備。
如果實在需要使用手機,可以嘗試“聽代看”的方式,選擇一些適合睡前收聽的節目或影視劇音頻。這不僅能夠減少藍光的影響,還能幫助放松身心,為睡眠創造更好的條件。
2. 最好睡前30分鐘再上床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葉京英指出,睡覺時不宜過于焦慮。一些人早早洗漱完就躺在床上“等待”睡意,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建議在睡前30分鐘或感到困意時再上床休息,同時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今天9點睡、明天12點睡的不規律行為,這樣才能幫助身體逐漸建立穩定的生物鐘,提升睡眠質量。
3. 從早睡15分鐘開始調整
對于那些作息時間較晚的人來說,直接調整到早睡可能會比較困難。此時,可以嘗試循序漸進的方式,每天比原來的入睡時間提前15-30分鐘。
例如,一個人原本凌晨3點睡、8點起床,可以先固定這一時間,白天正常工作且不補覺。2-5天后,將入睡時間提前至凌晨2點30分,再過2-5天提前至2點。以此類推,逐步恢復到理想的作息時間。此外,白天多曬太陽、適度運動,也有助于改善睡眠節律,讓身體更快適應新的作息安排。
你習慣晚上幾點入睡呢?
快來評論區聊一聊
祝大家早睡早起
過上精力充沛的每一天!
(封面表情自取)
河南共青團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 央視網、荊楚網、生命時報、健康時報
編輯:河南省新市民文化交流中心 梁永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