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開油車,相信越來越多人感到煩惱:
因為油價常常水漲船高,保養費也越來越不厚道,每天睜開眼——都像在燃燒自己的錢包。
也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開始考慮新能源車了。
畢竟,“不用加油”、“保養便宜”、“車價還有補貼”,簡直像是完美解藥….
聽上去沒毛病,甚至像是“明智之選”。
但說句實在話——
別為了“省錢”就盲目買新能源車,這事,遠沒有你想得那么美好。
這觀點聽著或許有點“離經叛道”,畢竟很多人買新能源車,沖著的就是“節約錢包”。
你現在卻說“不省錢”?
那為啥路上電車越來越多?新能源銷量年年創造新高?
更何況,用電跑一百公里,也就十幾塊,開油車呢?動輒六七十。
再加上新能源保養費用低、首保甚至免費、不用換機油濾芯這些常規項目…
很多人一算賬——覺得這何止“省錢”,這是“白用”!
沒錯,從賬面上看,新能源確實挺誘人。
但問題就在于,賬面這玩意兒,看的是“平均值”,不是你個人的實際生活。
說白了,如果你不滿足這些條件,“省錢”這件事,可能真的做不到。
第一,你得耐得住性子,忍得住換車的誘導。
因為省錢這事,從來不是買車那一刻就發生的。
而是你真把這輛車開上五年、八年,甚至十年之后,才可能慢慢見到效果。
但問題是——新能源車更新換代太快了。
你前腳剛買的“高配”,后腳就出了800V平臺、激光雷達、算力翻倍的新版本。
你還在開“舊款”,外面的新車已經一天天刷新認知,甚至連價位,都壓得你毫無脾氣。
說不心動?太難了。
別說八年十年,很多人三年不到就開始蠢蠢欲動;五年之內,大概率早已動搖。
這時候,原本靠時間攤平的那點電費優勢,早被置換、折舊、重購的成本一刀抹平。
省沒省下來?沒有。
反而“折騰”成了一筆新開銷。
說到底,如果你沒有“長期持有”的心理準備,別輕易指望它能真幫你省錢。
第二,你的駕駛經驗老到,不愛“激情狂飆”。
簡而言之,如果你技術不行,喜歡飆車,就不要買電車了。
因為電車通常比油車長,也比油車寬——技術老到還好,但凡差一些,維修費真的少不了。
拿我朋友來說,2023年買的小鵬G9,到現在還不到兩年,維修總賬單已經是五位數起跳。
其中光是激光雷達的那次磕碰,就花了上萬元。
雖然費用都由保險公司買單了,但保費直接上調——續保一看費用,真的讓人心驚肉跳。
而這還算輕微的情況,要是磕碰到電池包了,費用還會更高。
說到底,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電車的性能和尺寸的,部分人,其實做不好。
所以,務必要衡量,自己是不是那種“人穩、心穩、車也穩”的人。
如果并不是,還是老老實實開油車吧。
第三,你最好有家充樁,補能方便。
倒不是說沒有家充,就完全不行,不能買新能源車。
考慮到現實的情況,買長續航的純電車,其實也可以。
畢竟,續航長、充電快,1-2周去一次充電站,基本不是問題。
但問題是——不依賴家充,還能補能省心的純電車,壓根不便宜。
按照市場的主流車型來看,少說都要15萬起步。
哪怕品牌不是特別響,配置也不是特別高——價格就已經站在了“油電之爭”的上限區間。
而這,還只是“入門”。
你想再上一個臺階,預算直接沖進20萬大關。
但如果你沖著省錢去的,然后買了一輛20萬的電車,這真的劃算嗎?
這可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總的來看,電車確實省錢,但前提是——你得用得對、用得久、用得穩。
如果買它只是因為“短期便宜”,那很可能省下的是電費,花出去的是隱形成本。
真正聰明的消費,從來不是盯著價格,而是看清你自己到底適不適合。
所以,與其問“電車值不值”,不如先問一句:它,真的適合你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