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a
春日消費旺季與三八購物節的疊加,讓 2025 年 Q1 的美妝個護市場提前進入白熱化。
消費者的購物車開始為防曬、護膚、洗護等品類騰挪空間,品牌們也帶著真金白銀的營銷預算跑步入場 。
藝恩數據顯示,美妝護膚品類以超 20% 的占比穩居 Q1 全行業代言人市場第一,遠超食品飲料、3C 數碼等賽道,領跑代言市場。明星代言依舊穩坐美妝品牌營銷的頭把交椅。
花西子、雅詩蘭黛、嬌蘭、珀萊雅、理膚泉等品牌紛紛官宣新代言人,積極利用明星效應強化品牌背書;大批量個護品牌也開始通過高頻曝光強化品牌認知,發起流量圍剿之戰。
第一季度,孟子義以 10 個代言領跑,覆蓋嬌蘭、膜法世家、蜜絲婷等品牌,成為 “妝護一體” 的高頻曝光符號;祝緒丹 3 月連宣 7 個代言,從 urban decay 到蕉下,將個人風格與品牌調性深度綁定;李昀銳也高頻官宣 7 個代言,植村秀到寶格麗、路虎,實現 “美妝 + 高端品牌” 的滲透;“質感派” 代表宋佳也加入戰局,將諾瓦咖啡、圣羅蘭、花西子等品牌收入囊中。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蟬媽媽數據顯示,Q1 美妝個護品牌直播間平均觀看量同比增長 45%,其中明星空降場次的轉化率達普通場次的 3 倍,品牌高頻發力背后是明確的增長訴求。
另一側,體育明星代言的爆發仍在持續。Q1 體育明星代言量同比增長 68%,遠超娛樂明星 32% 的增速,成為 “健康活力” 營銷的核心載體。
王楚欽、孫穎莎成為品牌爭搶的 “戰略資源”。今年1月2日,護膚品牌UNISKIN優時顏簽下王楚欽作為品牌代言人,這是優時顏自成立以來官宣的首位全品牌代言人,也是王楚欽奧運后首個個人品牌代言。
孫穎莎的 “多面代言” 更彰顯了體育明星破圈實力,牽手理膚泉、高露潔等國際品牌,將 “國民少女” 形象與 “專業護理” 場景融合,其代言的半畝花田洗護發系列,上架 1 小時 GMV 突破 3000 萬元。
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甚至溢出至快消巨頭戰場,當肯德基在 2024 年底官宣孫穎莎為品牌代言人后,麥當勞迅速跟進,于 3 月 11 日簽下王楚欽,將乒壇 “莎頭 CP” 拆解為 “漢堡競品 CP”。
本期的代言人Q1盤點,我們重點關注美妝賽道開年營銷大戰:激烈競爭下品牌如何用代言撕開增長口子?體育明星、短劇演員代言的崛起,又會給行業帶來哪些新變化?
扎堆推新、官宣,防曬變成 “流量快消品”
春季,美妝護膚品牌紛紛扎堆上新,防曬賽道尤為明顯。銷售數據顯示,防曬品類的銷售旺季已從傳統的夏季延伸至全年。
品牌全力打造差異化新品矩陣,珀萊雅推出 “銀管防曬”,主打 “全波段防護 + 養膚級成分”;花西子推出 “小黛傘防曬妝前霜”,將防曬與妝前功能合二為一;蜜絲婷的 “小黃帽防曬” 升級版,著重強化了“防水防汗 + 輕薄成膜” 的特性......
防曬市場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2025 年開年,天貓 TOP10 防曬單品中,有 7 個官宣新代言人。
1 月,谷雨率先官宣楊紫為全球防曬代言人,2 月,薇諾娜簽約魏大勛,同月成毅成為 MISTINE 全球代言人,隨后,美膚寶、安熱沙、花西子等品牌也相繼押注,以頂流明星為支點,撬動不同圈層消費心智。
一個共識是,防曬品類壁壘弱、競爭激烈,這意味著用戶選擇的多變,尤其是在消費觀念多元、分層顯著的年輕群體中,品牌建設難度更大。
為了應對這一現象,品牌在代言人選擇上呈現顯著分化,借此精準觸達不同消費圈層。
一是,以國民度為導向,構建廣泛的消費認知基礎。典型例如珀萊雅選擇與劉亦菲攜手實現 “全年齡段覆蓋”。劉亦菲粉絲群體較泛,國民好感度高,這種 “國民級形象 + 硬核技術” 的組合,成功將新品 “銀管防曬” 推向 3.8 大促的天貓防曬類目 TOP1。
二是,借助流量實現短期的品牌聲量與銷售爆發。蜜絲婷押注頂流成毅,借助其號召力讓品牌聲量呈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成毅代言后,蜜絲婷戶外防曬系列 GMV 突破 5 億,代言人禮盒上線僅 3 分鐘就售罄 10 萬份,在京東美妝榜中,相關產品連續 24 小時穩居 TOP1。
三是,憑借質感背書,塑造高端品牌形象。花西子選擇宋佳為 “小黛傘防曬妝前霜” 代言,錨定 “防曬 + 底妝” 的高端通勤場景,宋佳在《好東西》《回響》等影視作品中塑造的職場女性形象,與產品 “偽素顏妝護一體” 的核心賣點深度契合, “質感演員” 的標簽也與品牌高端化目標匹配。
這種分化本質上是對不同消費圈層,將產品定位與傳播目標實現精準匹配。這一過程中,營銷端也出現不少新玩法。
典型例如蜜絲婷,官宣頂流成毅后,品牌又與頭部主播李佳琦合作,將直播間搬進微短劇,延續《泰蘭德琦遇記》這一 IP,短片全網總曝光量超7億,短片中出現的核心單品——第6代小黃帽、暹羅氣墊、奶咖唇釉等,加購人數均居類目TOP1。
與此同時,蜜絲婷另一位代言人孟子義,借助 “機場街拍”等方式,不著痕跡地將防曬產品自然融入場景,相關話題 #孟子義有種無視紫外線的美# 閱讀量突破 8 億,高效達成 “無廣告感” 種草,極大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與好感度。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數據佐證了不同渠道差異化的品牌紅利。
在淘天平臺,頭部效應顯著,薇諾娜與珀萊雅憑借精準的市場定位,以 7.72% 的合計市占率,穩穩地在防曬高端市場站穩腳跟。
抖音平臺,高性價比品牌占據半壁江山,其中,美康粉黛防曬 GMV 超過 4 億元,柳絲木、雅麗潔、unny club等新國貨品牌爆品也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成功躋身抖音防曬 TOP10 。
一季度影視爆款缺乏,美妝營銷如何多元網流量?
從合作藝人來看,去年末的熱播劇演員依然是開年代言市場中備受爭搶的 “香餑餑”。
fino 芬濃攜手丁禹兮,AFU 阿芙與孟子義達成合作,BANILA CO 芭妮蘭官宣成毅為代言人,祝緒丹等藝人也紛紛憑借《九重紫》《永夜星河》等2024年熱播劇積攢的角色熱度,成功拿下 2025 年美妝領域的首波代言。
在這股熱潮中,90 花與 95 花成為主力軍。祝緒丹憑借《永夜星河》的長尾效應,熱度持續發酵,又借助《浪姐》綜藝的持續引流,人氣進一步攀升,在第一季度,她接連解鎖憶絲蕓、幸棉、OPPO、蕉下等品牌合作,商業價值一路高漲。
孟子義因《九重紫》延續至今的影響力,以及自身獨特的反差人設,實現“彎道超車”,成功躋身 95 花流量競爭的核心圈層,也成為品牌商的新寵,先后拿下阿芙、嬌蘭、膜法世家、蜜絲婷、滋源等 10 個品牌代言。
但隨著今年一季度“爆款缺乏”,影視新人更替難以滿足美妝個護品牌的需求,剁椒Spicy明顯感覺到,品牌們正在擴大范圍,尋找多元流量入口。
最為典型的是,品牌和運動員之間的交集越發頻繁,不止于大型賽事期間的借勢營銷,美妝個護與運動之間的日常關聯度加深。
去年以來,馬龍成為修麗可品牌大使、楊舒予成為巴黎歐萊雅彩妝大使、鄭欽文“拿下”迪奧品牌大使,運動員已經成為美妝個護乃至時尚奢侈品牌競相追捧的 “新寵”。
新一代運動員商業價值呈井噴式增長,孫穎莎和王楚欽幾乎 “橫掃” 各大品牌代言榜單,《福布斯 2025 亞洲運動員商業潛力榜》基于運動員的代言收入、商業活動、品牌價值等因素,更是對孫穎莎給出了超 3 億的年度商業預期。
個護品類可以成為觀察行業流量策略變遷的核心切面。
從代言數量來看,孫穎莎是當之無愧的新晉“頂流”。今年,她接連官宣半畝花田、理膚泉、高露潔等多個代言,而自去年巴黎奧運會后,還與寶潔、汰漬、Olay 等多個品牌達成合作。
粉絲的強力助推下,高露潔牙膏3 分鐘內便全網售罄;半畝花田官宣后 1 小時,GMV 突破 3000 萬 +,強勢登頂三大電商平臺榜單 TOP1;理膚泉面膜爆賣 38 萬件,社媒話題量破 10 億,一舉突破品牌歷史 IP 最高成就。
類似的是,拉芳家化同樣敏銳捕捉到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簽約中國跳水隊全紅嬋、陳芋汐等奧運冠軍,這也是拉芳家化 2015 年以來首次重啟代言人營銷。
與代言人策略同步,拉芳推出全新品牌 TVC——《中國拉芳 不負芳華》,并整合抖音直播、線下快閃及電商滿贈等多元營銷手段,構建起 “線上種草 - 線下體驗 - 電商轉化” 的閉環。
這一策略直接拉動銷售,3 月抖音銷量超 30 萬件,銷售額達 2000 萬元,同比增速高達 1034%,拉芳家化股價更是實現兩次漲停。
可以說,如今的體育營銷已從 “流量蹭熱點” 升級為 “價值觀共鳴”,不僅將 “健康”“活力” 等關鍵詞融入產品營銷,還憑借運動員賽場拼搏塑造的正面形象,為合作品牌實在信任背書與價值賦能。
同時,大量新國貨品牌、抖品牌瞄準了短劇演員的 “圈層穿透力”,短劇演員在Q1代言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這一波躍遷中,短劇男演員呈現了遠高過女演員的商業潛力爆發。
柯淳堪稱短劇行業 “造星神話” 的典型樣本,《好一個乖乖女》播出 30 天內粉絲量暴漲至 320 萬,成為首個憑短劇躋身 “抖音三百萬粉俱樂部” 的男演員;張集駿則以《被謝醫生拒絕加好友99次》《脫韁》中的 “蘇感天花板” 人設突圍;馬小宇主演的《閃婚后我成了大佬的掌中之物》《許你一場悲歡》連續 7 天霸榜 Dataeye 短劇熱銷榜 TOP1。
頭部演員的商業價值開始向品牌端滲透,何健麒、馬小宇、申浩男、柯淳參與《時裝男士 L'OFFICIEL HOMMES》“短劇 F4” 特別企劃;馬小宇從唐魅可品牌摯友晉升為品牌代言人;張集駿是歐詩漫的好物推薦官;柯淳官宣成為 FunnyElves 方里品牌摯友,并擔任滿巍明首位品牌代言人。
代言成效顯著,馬小宇擔任唐魅可代言人后強勢拉動品牌銷量增長,同款產品淘寶店鋪熱銷第一,成交訂單量更是突破 30 萬;柯淳更是憑借自身影響力,為品牌帶來了現象級的傳播熱度,滿巍明收獲總曝光量超 2.2 億,話題總閱讀量達 1.9 億,話題互動量 11.8 萬,甚至超越部分明星代言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被品牌爭搶的流量是新生代演員張康樂,盡管其參演的網劇《歸棹》熱度平平,但他憑借與馬柏全的 “男男 CP” 營銷實現流量突圍,成為品牌眼中 “低劇集聲量、高商業轉化” 的樣本,成功將角色熱度轉化為真人流量。
一群愿意為 “氛圍感” 買單的粉絲,比一部爆款劇更具想象空間,由 CP 粉驅動的流量勢能直接轉化為為品牌合作的硬通貨。今年第一季度,蜜絲婷、蒂佳婷、資生堂等品牌先后官宣代言合作,此外,張康樂還與馬柏全共同拿下 UNISKIN 優時顏 “雙生代言”,禮盒官宣僅兩分鐘,便在全網售罄。
從配角到主角,運動員、短劇演員搶 C 位?
在美妝個護行業的營銷中,運動員與短劇演員正形成兩股分野鮮明卻又互為補充的新勢力,為品牌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空間。
一位品牌市場部負責人坦言,明星營銷陷入 “配合度窄化、成本居高不下” 的行業困境,不少明星在品牌合作中的參與度大打折扣,僅能承擔短視頻口播、平面廣告拍攝等基礎工作,卻依舊收取高昂代言費用。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運動員代言的 “高性價比” 優勢正形成降維打擊。同等聲量下,運動員綜合營銷成本較明星低,但粉絲轉化率和品牌好感度卻能好出不少。
這種優勢的底層邏輯,是體育飯圈化催生的“托舉式消費”生態,不少粉絲表示,“要讓品牌方和其他品牌看到商業價值”。
以孫穎莎粉絲為例,其自發制定的《官宣日購買 SOP》包含 12 項標準化動作:從提前鎖定電商平臺專屬鏈接、設置鬧鐘提醒搶購,到精準備注 “孫穎莎粉絲” 獲取定制周邊,甚至細化到 “優先購買代言人主推品以提升單品銷量占比”。
粉絲通過這些有組織、有行動的“托舉”行為,用亮眼的數據搭建起 “流量聲量 - 品牌認可 - 資源傾斜” 的正向閉環,讓運動員代言的商業價值可量化、可預期。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的調整為運動員商業價值的釋放進一步掃清障礙。
回顧早年,運動員的商務收入飽受 “層層抽成” 問題的困擾,甚至曾出現運動員實際到手收入不足三成的極端案例,但近年來,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轉。
據國乒老將許昕透露,自 2019 年體育總局推行 “個人商業開發自主權” 改革后,運動員個人代言收入 100% 歸屬本人,協會僅從團體代言中抽取部分用于后勤保障。
這直接促使東京奧運會后,孫穎莎的代言矩陣從體育垂類拓展至美妝、個護、3C 等多元領域,2024 年代言費占個人收入 65%,2025 年商業估值較上年激增 37%,預計代言收入能突破千萬元級別,成為她收入增長最快的部分。
而在行業的另一側,與運動員代言的 “信任經濟” 形成互補的,是短劇演員的 “性價比突圍”。
在影視行業 “降本增效” 趨勢下,中小品牌傾向于選擇粉絲粘性高、合作成本僅為明星 1/5 的新興短劇演員 ,他們既能通過定制劇情實現 “場景化種草”,又能避免傳統明星的 “天價代言費” ,恰好契合中小品牌細分市場滲透的需求。
“短劇演員的粉絲粘性高,適合小品牌精準營銷”,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 2024 年微短劇用戶規模突破 8 億,這類 “小而美” 的流量載體正成為中小品牌滲透下沉市場、與消費者建立緊密情感聯結的核心助力。
從運動員的 “信任型代言” 到短劇演員的 “圈層化營銷”,美妝個護行業的流量策略正從唯曝光論轉向價值適配,前者憑借國民級信任構建長效品牌資產,后者依托垂直流量實現短效精準爆破。
可預見的是,隨著“運動員更可信”“短劇演員更適配” 成為行業共識,一場圍繞品牌代言營銷價值的全面重估正在悄然展開,或許將更好解決行業中“活水不足”的現狀,與傳統影視明星代言格局互為補足。
1分鐘速讀
本文講的是2025年初美妝品牌找代言人的新趨勢,總結成大白話就是:
- 體育明星崛起成香餑餑
像孫穎莎、王楚欽這些運動員接代言接到手軟。孫穎莎一個人代言了高露潔、理膚泉等大牌,粉絲戰斗力超強——她代言的牙膏3分鐘賣光,洗發水1小時賣了3000萬!運動員形象健康可靠,粉絲還自發搞"購買攻略"幫沖銷量,比明星性價比高,費用低但帶貨效果更好。 - 短劇演員搶中小品牌預算
拍微短劇的小演員們(比如柯淳、馬小宇)成了新寵。他們粉絲雖然不如頂流多,但粘性高,合作費用只有明星的1/5。比如柯淳代言洗發水,話題閱讀近2億,效果不輸大牌明星。很多小品牌覺得他們更劃算,還能結合短劇劇情做花式廣告。 - 傳統明星打法分化
大牌依然愛用劉亦菲、宋佳這類國民度高的明星打安全牌,比如珀萊雅靠劉亦菲把防曬賣到天貓第一。流量明星(如成毅)則負責短期沖銷量——他代言的防曬3分鐘賣光10萬套,但也可能只紅一陣子。 - 防曬產品內卷成快消品
防曬霜現在全年都在賣,品牌瘋狂推新品:珀萊雅加"養膚"概念,花西子把防曬和妝前乳二合一,蜜絲婷強調防水輕薄...為了搶市場,品牌找代言人也分三六九等:高端產品配質感明星,平價產品找流量或短劇演員。 - 粉絲經濟主導購買
不管是運動員還是短劇演員,粉絲都成了銷量主力。比如孫穎莎粉絲有組織地備注"粉絲身份"沖銷量,短劇男演員靠炒CP讓粉絲買單,甚至沒火的作品也能靠CP粉帶貨。
簡單說:現在品牌找代言人不光看明星了,運動員和短劇小透明更吃香,尤其是預算不多的品牌。粉絲愿意為喜歡的人花錢,哪怕這人不是大明星,這波變化讓美妝營銷越來越"接地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