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懂產業”,踏上升級新路徑
本報評論員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體系向新圖強,發展才能以質取勝,這是咸寧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在咸寧深度對接全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加快構建“5+4”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進程中,“懂產業”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乎經濟發展的大局,更決定著城市未來的競爭力。
伴隨新的技術、新的模式不斷涌現,產業發展也在迭代升級。如果對產業一知半解,就難以找準定位、 明確方向、精準發力。錨定“懂產業”,踏上升級新路徑,就能夠準確把握產業發展趨勢,發現新興產業的潛力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方向,促進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有例為證。搶抓大健康產業風口,我們通過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做強生物制藥產業、開發養老養生服務、升級健康旅游品質等系列舉措,咸寧的康養品牌正在被更多的人知曉,大健康產業成勢見效。再如,一瓶水激活一座城。持續聚焦食品飲料產業鏈的打造和完善,咸寧“一瓶水”產業正在加速聚集,世界級飲料生產基地初具規模。
市委提出的三年產業倍增要求,關鍵是落實到具體產業項目上。圍繞構建“5+4”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深入研究大健康、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型建材、文化旅游五大主導產業,以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能源四大新興未來產業相關政策,明確產業定位、發展目標和扶持重點。既要“心中有數”也要“手中有術”,才能在產業發展中順勢而為,為企業爭取政策支持,助力產業項目落地生根。
只有對本地產業基礎、優勢和短板有清晰的認識,對目標產業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咸寧市在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中,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40個,簽約項目個數和協議金額均創歷史新高。這一成果的背后,離不開招商等相關部門和縣(市、區)對產業的深入研究和精準把握。具備專業的產業知識和技能,是成為“懂產業”的行家里手的核心素養。事實上,無論是產業規劃、項目策劃,還是企業運營管理、技術創新,都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撐。在裝備制造產業中,要熟悉先進制造工藝、智能制造技術,掌握產業發展前沿動態,為企業提供技術升級、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專業建議。同時,還要具備跨領域知識融合能力,因為現代產業發展呈現出高度融合的趨勢,例如文化旅游產業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融合,催生了智慧旅游等新業態。只有不斷學習,拓寬知識領域,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新需求。“懂產業”還需擁有強大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和挑戰,如項目推進中的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瓶頸,企業發展中的市場競爭、技術難題等。這就要求深入實踐一線,了解實際情況,善于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當好支點建設生力軍,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懂產業”的重要性,努力成為產業發展的行家里手,推動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咸寧發布微信公眾號、咸寧日報
編輯:徐志祥
審核:洪 偉監制:朱封金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