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北約秘書長呂特近日在波蘭首都華沙警告稱,若俄羅斯對波蘭或其他盟國發動任何攻擊,北約將作出“毀滅性”回應。報道援引呂特的話稱,“如果有人誤判,認為他們可以攻擊波蘭或其他盟國而不受懲罰,他們將面臨這個強大聯盟的全力反擊。我們的回應將是毀滅性的。”他接著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其他任何意圖這么做的人都必須對此非常清楚。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3月初晚發表電視講話時說,他決定就法國向歐洲盟國提供“核保護傘”的問題展開戰略討論。
特朗普上臺前后,屢次發表攻擊北約的言論。他強烈要求北約成員國提升國防開支,讓他們把國防開支翻倍,否則美國將不會在該國受到攻擊時對其實施保護。特朗普甚至恐嚇說,要是歐洲的國防支出不達標,他會鼓勵俄羅斯去攻擊那些國防支出不夠的成員國。特朗普還屢次宣稱“北約早就名存實亡了”,揚言要讓美國退出北約。如果說有美國領導的北約,足以對俄羅斯構成強大的軍事威懾,一旦美國裝死,拒絕承擔北約防務義務,那么北約就會被立刻抽去主心骨。
呂特(資料圖)
北約為啥會要進行這樣的警告,顯然不是為了保護波蘭,而是為了警告本身。北約十分清楚,俄羅斯不可能進攻波蘭,俄已經多次重申這個觀點。北約警告對俄毀滅性打擊,和英國警告一艘核潛艇能摧毀俄羅斯40個城市一樣,都是為了警告而警告。北約已經透支了一切,但是卻無法改變在俄烏沖突戰場被動局面。北約對于幫助烏克蘭贏得俄烏沖突已經徹底失去信心,但是他們又不愿意認輸,只能通過發表強硬言論展現自己的硬氣,從而給北約民眾一個交代。
據央視新聞報道,由法英兩國主導、旨在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者聯盟”當天在法國巴黎舉行烏克蘭和平與安全峰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德國總理朔爾茨等歐洲多個國家元首、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政府代表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北約秘書長呂特出席峰會。馬克龍當天表示,法國和英國兩國軍隊參謀長近期將派代表前往烏克蘭討論烏軍建設相關事宜。
安全峰會(資料圖)
在這個過程中,馬克龍提到了法國和英國正在牽頭在俄烏實現停火后向烏克蘭派遣一支“保障部隊”。馬克龍還特意強調“保障部隊”并非“維和部隊”,不會部署在俄烏前線,也不是為了烏軍或北約在東歐的軍事部署。馬克龍刻意強調派遣的是“保障部隊”被外界看做是在對俄羅斯進行讓步。因為此前俄羅斯曾明確強調不接受歐洲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認為這是一種詭計,旨在重新武裝烏克蘭。
俄羅斯對于和北約開戰,其實還是有所忌憚的,更不用提為了這場俄烏沖突,俄羅斯也損兵折將,停火后更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元氣和建設已拿下的烏東土地。其次,哪怕真有15萬俄軍被部署于白俄羅斯,也未必是針對波蘭等國,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是北約成員國,直接進攻它們會觸發北約共同防御條款,到那時不僅俄羅斯,白俄羅斯作為俄軍集結地也會被牽連進去,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連被卷入俄烏沖突都不愿意,又怎么會無條件接受俄軍從白俄境內對北約國家發起進攻呢?
馬克龍(資料圖)
歷史教訓顯示,世界大戰通常是由邊緣沖突失去控制引發的,而非精心策劃的結果。當下,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語言威懾較量”已經快要到達極限,無論是哪一方進行軍事冒險,都有可能引發全球性的災難。必須明確的是,戰爭并非像玩游戲一樣,不存在復活的機會——大國把小國當作棋子利用,政客們在談判桌上瓜分利益,最終意外走火,遭殃的都是普通民眾,在當前核戰爭的陰霾籠罩下,政客們的“狠話較量”已經沒有絲毫試錯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