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慶宗兄《雪落杏開時》:意象交融下的生命禮贊
作者/孫樹恒
一
老領導張慶宗兄,是從我們奈曼旗南部山區走出來的領導干部,盡管他從名牌大學畢業,做過大學教師,經營過企業,任過鄉縣(旗)兩級領導,又官至通遼市政協副主席,但是又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一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有情懷的詩人。慶宗兄對我有知遇之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奈曼旗工作時,那時在團委,他已經是旗紀檢委副書記,他鼓勵要多寫新聞稿件,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我寫的第一篇新聞稿件《山區響起的貨郎聲》,就是在他的鼓勵下,寫改革開放后南部山區走村串戶的個體商販發展的通訊,發表在《哲里木報》頭版頭條上,被報社聘為通訊員,后來寫的多了,投稿地方就多了,被內蒙古人民電臺聘為通訊員。從而我就走上了業余創作的道路。時過境遷,我來到了呼和浩特,他去了開魯縣,又到了通遼,偶爾在呼和浩特見一面。但是經常在微信有聯系,時不時對我的文章評價,也把他的作品發給我。這不今天下午又把一首很美的詩發給我,見詩如面,詩則心聲。
二
好多年前,我回奈曼旗,偶然的機會在朋友處發現了慶宗兄出版的詩集《思辨與感悟》,至今記憶猶新。他的詩與古代部分消極遁世的山水詩不同,慶宗兄的山水詩充滿博大的家鄉情懷和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以《青龍山》為例,短短八句便將青龍山千年歷史與文化融入景色描寫,“青龍游”“青山留”生動渲染生命內涵;《牤牛河》把荒山比作“和尚頭”“血管稠” ,借水土流失的現狀表達對生態治理的思考和人文關懷,盡顯對家鄉的熱愛。他筆下的山川草木是一個渾融的生命世界,充滿生機。
這些山水詩做到了詩情畫意的巧妙融合,多以蓬勃向上的綠色為基調。像《奈曼西湖》中“麗水柔波迎客棹,蔥蘢草木覆洲渚”,將動態美與意境美結合,呈現昂然的生命形態。詩人把自我融入自然,用心靈體驗宇宙間的生命,讓讀者獲得美的享受和極高的審美體驗。
從慶宗兄的詩中還能看到他自然審美的理想人格。在《伊斯坦布爾》里,他把山水風光和歷史文化相融合,表達深層次的歷史思考,升華了詩歌意境。出身貧寒的他,即便身居高位,也未忘平民本分,《故鄉吟》就滿是對家鄉的牽掛。《山村的霧》借景抒情,飽含人生感悟,體現其與自然的情感交流,達到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融合的境界,真正是“踏遍青山總是情” 。
我還聽過慶宗兄作詞的《通遼牛肉干之歌》很有牛肉的味道,還看了他年前寫的懷念作家王磊先生的文章《難忘瘦園現象 ,傳承瘦園文化》,對王磊先生不僅自己著作等身,還甘為人梯,培育文學新人,形成獨特的“瘦園現象”,讓文學之花在科爾沁草原盛放。緬懷王磊先生,傳承瘦園文化,是最好的紀念,也激勵著更多的人在文學之路上不斷前行。
三
“杏花姣姣/雪花飄飄/水潤天地/乾坤妖嬈/美景怡情/麗人拍照/瑞雪飄飄/化雨悄悄/喜壞農家/酒話滔滔/春雨油貴/豐年吉兆”。這是今天慶宗兄發給我的詩,給我發的詩,這首詩雖無明確詩題,卻以簡潔靈動的文字,勾勒出自然與生活交織的美好圖景,蘊藏著豐富的情感與獨特的審美價值。
從結構上看,全詩采用了較為自由的句式,沒有嚴格遵循格律規范,卻自有一種內在的節奏。詩句簡短,多為四字或兩字一頓,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性。不僅在形式上形成對稱美感,還通過相同的句式結構強化了節奏感,使讀者能迅速進入詩歌營造的氛圍。
在語言運用上,質樸而生動是其顯著特點。詩中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卻用最平實的詞匯精準地傳達出深刻的意象?!版薄帮h飄”“悄悄”等疊詞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韻律感,同時也細膩地描繪出杏花的嬌艷、雪花的輕盈和春雨的輕柔。“水潤天地”“乾坤妖嬈”,以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宏大的自然景象,將天地間因雨雪潤澤而呈現出的生機與美麗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意象上,杏花與雪花是最為突出的兩大意象。杏花,作為春天的使者,象征著生機、希望與美好?!靶踊ㄦ保粋€“姣姣”生動地描繪出杏花盛開時的嬌艷姿態,展現出春天萬物復蘇、蓬勃生長的活力。而雪花,代表著純凈、潔白與寧靜?!把┗h飄”,雪花紛紛揚揚飄落,營造出靜謐、空靈的氛圍。
令人稱奇的是,詩人將杏花與雪花并置,打破了季節的常規界限。這種獨特的意象組合,不僅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沖擊,也在情感上引發獨特的共鳴。
從慶宗兄這首詩,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贊美。在詩人眼中,自然萬物皆有靈,它們的變化與生長構成了一幅和諧美妙的畫卷,這種熱愛是對自然最純粹的禮贊。
詩中也飽含著對生活的贊美。“美景怡情/麗人拍照”,描繪出人們在美麗的自然景色中愉悅的心情,麗人因美景而拍照留念,這一細節體現出生活的美好與愜意。而“喜壞農家/酒話滔滔”,則將鏡頭轉向農家生活,春雨帶來豐收的希望,讓農民們滿心歡喜,表達了他對人間煙火氣的熱愛,對生活中點滴美好的珍視。
從這首詩里,我讀出了慶宗兄此時此刻的心境,個人心情與生活相融的詩意世界,在退休以后的生活中,沒有停下腳步,感受自然的美好,營造美妙的氛圍,品味生活的真諦。展現出獨特的人格魅力。致敬慶宗兄!安好年年!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經濟30人專家組成員,呼和浩特市政協智庫專家。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內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