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尹麗梅 張碩 北京報道
在2025賽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中國大獎賽落幕不久,F1主席兼CEO斯蒂法諾·多梅尼卡利(Stefano Domenicali),這位身上有著很多光環的傳奇人物接受了《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專訪。
多梅尼卡利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擔任F1主席兼CEO。上個月中旬,多梅尼卡利迎來了一則好消息,他被任命繼續擔任F1總裁兼CEO,新的任期將延續到2029年。
多梅尼卡利在賽車圈被稱為“多叔”,他履歷豐富,曾在2016—2020年任蘭博基尼CEO兼主席。在更早前的2008—2014年,多梅尼卡利的身份是F1法拉利車隊的領隊及主席。此外,他還曾在奧迪公司任過職。
過去這幾年,憑借深厚的技術背景和精湛的管理能力,多梅尼卡利帶領F1實現數字化轉型、全球擴張與可持續發展。在其領導下,F1不斷突破傳統,通過創新傳播、跨界合作等舉措,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國際體育界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F1這項頂級賽車運動在全球獲得的關注度實現了強勁增長,包括參賽車隊在內的相關利益者的財務狀況亦得到明顯改善。
中國在F1全球戰略中“不可或缺”
《中國經營報》:2025年F1大獎賽迎來75周年,與往年相比,2025年新賽季有哪些特點?
多梅尼卡利:F1本質上一直是一項體育運動,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我們所改變的是與粉絲溝通的方式。以前,我們僅在每周日或在我們全年24場賽事活動舉行期間與粉絲進行互動,現在我們正在把它打造成在全年365天中都有存在感的一項體育運動。
我們通過在全新場景中講述那些精彩出奇的故事來實現這一目標,并確保為每一類人群都提供高質量的內容,無論是在已經擁有9700萬粉絲的官方社交媒體平臺上,還是通過與廣播合作伙伴進行緊密合作來實現。我們會不斷豐富國際頻道的內容,或是借助F1 TV Premium以及其他新產品,讓喜歡F1賽事的粉絲能享受到個性化的觀看體驗。
我們在泛娛樂化戰略版圖持續開拓創新場域,本年度將推出兩大重量級影視項目:由Apple原創電影部門打造的《F1》電影將于年內在全球上映,同時聚焦F1學院賽事的Netflix/Hello Sunshine聯合制作紀錄片系列也將同步登陸流媒體平臺。
在商業生態構建方面,我們與LVMH集團的戰略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吸引其旗下酩悅軒尼詩(Mo?t Hennessy)、泰格豪雅(TAG Heuer)及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殿堂級奢侈品牌加入賽事合作伙伴矩陣。此次合作通過資源雙向賦能,一方面將LVMH旗下品牌的高凈值客群精準導入賽事生態體系,另一方面依托F1賽事覆蓋195個國家的全球傳播平臺與龐大的忠實粉絲群體,在商業價值與品牌價值上實現雙方的合作共贏。
《中國經營報》:你如何評估F1中國大獎賽及中國市場在F1全球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未來3年內,在中國有增加更多賽事或加大本土化投資的計劃嗎?
多梅尼卡利:我們非常高興本賽季再次回到上海,F1中國大獎賽的現場氛圍令人難以置信。今年,F1中國大獎賽的門票很快售罄,共有22萬名觀眾到場觀看,較2024年的20萬觀眾實現同比10%的顯著增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F1學院賽事首度在華落地,本土新銳車手師煒的賽道首秀更引發全網熱議,為賽事注入了鮮活的本土化基因。
F1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粉絲和觀眾。在過去12個月內,我們在中國的核心粉絲基數已突破2億大關,實現39%的驚人增速。與此同時,F1在中國本地的官方社交媒體矩陣新增了超100萬名新粉絲。這些數據證明中國已成為我們全球戰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市場。
基于當前的增長曲線,我們已與賽事運營方久事體育(Juss Sports)密切合作,制定了在3年內吸引100萬現場觀眾的發展藍圖。
《中國經營報》:2026年,F1動力單元規則即將迎來重大調整,電氣化水平和可持續燃料的使用將成為核心關注點。這是否意味著F1將從“燃料時代”徹底轉向“新能源時代”?F1如何在技術可持續性與賽事觀賞性之間找到平衡?
多梅尼卡利:作為全球頂級汽車賽事IP與現代化企業實體,可持續性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我們構建了競技價值與環保責任并重的雙重治理體系?;诖?,我們正穩步推進203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戰略目標,通過賽事能源體系革新(全面應用可再生及低碳能源)與全球航空運輸網絡綠色轉型(大規模采用可持續航空燃料)兩大戰略支柱形成雙輪驅動。目前,我們已在F2/F3賽事中成功應用100%先進可持續燃料。在確保賽事競技水平的前提下,該項技術將于2026賽季全面導入F1賽事體系。
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中國車手
《中國經營報》:數據顯示,F1中國大獎賽超過65%的觀眾年齡低于35歲,同時在過去5年中女性觀眾的比例翻了一番。F1采取了哪些創新策略來吸引非傳統賽車運動群體?未來是否會利用電競、短視頻等新興媒體形式與觀眾進行互動?
多梅尼卡利:目前全球F1粉絲已超過8.2億,并且還在持續增長;在過去5年里,35歲以下粉絲以及女性粉絲群體的增長率均超過50%,這一現象令人振奮。F1正在不斷尋找新的機遇與渠道,通過電視、影院和社交媒體等多種方式與粉絲進行互動。同時,F1 Fantasy項目也使得我們與龐大的游戲社區互動成為可能,并通過與LVMH、LEGO、Mattel、PUMA和KitKat等品牌的合作,以一種既有趣又吸引人的方式觸及新的受眾。我們深知在爭奪粉絲注意力方面存在激烈競爭,因此我們將繼續創新,去探索如何更好地為粉絲呈現更多的精彩內容。
《中國經營報》:近年來,奢侈品牌以及中國科技公司已成為F1的重要贊助商。你如何看待賽車運動經濟與中國商業界的融合?F1是否考慮向中國投資者開放更多車隊股權或知識產權合作機會?
多梅尼卡利:F1作為輻射全球的頂級體育IP,具有不可替代的商業賦能價值,我們的合作伙伴們也看到了F1巨大的影響力與潛力。全球各地的品牌都可以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參與進來,我們也敞開懷抱歡迎全球各地品牌來與我們進行合作。
當前中國商業力量已在F1生態體系實現全方位滲透:聯想作為F1全球頂級合作伙伴驅動賽事進行數字化轉型;OKX以邁凱倫車隊官方合作伙伴身份深耕技術創新;Gate.io通過與紅牛車隊拓展數字生態邊界;商湯科技(Sensetime)與索伯車隊在AI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幣安作為Alpine車隊技術合作伙伴推動區塊鏈應用落地;TikTok與阿斯頓·馬丁聯合打造的社交傳播范式更開創了品牌年輕化新路徑。
《中國經營報》:在周冠宇之后,你認為中國何時會出現第二位正式的F1車手?F1是否正在考慮建立中國F1車隊或通過“青少年車手培養計劃”系統性支持亞洲新秀?
多梅尼卡利:F1是一項真正全球化的運動,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雖然頂尖名額僅有20個,但我們已見證了來自12個不同國籍車手的精彩表現。去年周冠宇的出色表現令人驚嘆,他也因此成為許多中國年輕人的榜樣,他目前依舊隸屬于法拉利車隊,我們為他的存在感到自豪。
我們始終致力于通過F1學院外卡等項目發掘和培養新的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從而讓本土優秀的新秀有機會進入這項運動。我們當然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中國車手,同時也鼓勵年輕人關注賽事中其他職位,并以F1所要求的激情和決心去追求夢想。
“粉絲是F1的靈魂”
《中國經營報》:《Drive to Survive》紀錄片幫助F1打入主流娛樂圈,但其采用的商業化敘事策略也引發爭議。你是否認為商業化的敘事會淡化純粹競技賽車的核心精神?究竟是什么讓F1真正具有“無可替代性”?
多梅尼卡利:《Drive to Survive》取得了巨大成功,前六季全球累計觀看量突破8億次,催生出了新一批Z世代觀賽群體?!禗rive to Survive》節目的核心始終是賽車本身。正如觀眾在第七季中所看到的,所有故事都真實反映了F1賽事的戲劇性與澎湃的激情。
《中國經營報》:如果讓你用三個關鍵詞來定義2025—2030年的F1,你會選哪些詞?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F1如何定位自身在全球體育產業中的位置?
多梅尼卡利:今年注定將成為一個激動人心的年份,我們已擁有許多令人難忘的故事:例如劉易斯·漢密爾頓轉投法拉利、車隊迎來6位新秀,以及駕駛員與車隊冠軍爭奪賽的激烈競爭。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個載入史冊的賽季。
隨著2026年新規的實施,F1車隊將有機會迎難而上,打造出一場場最佳賽車賽事。同時,我們也將見證發動機技術的重大轉變,在賽事上采用混合動力系統汽車,這一創新不僅有望惠及整個汽車行業,也將推動公路車型技術的發展。我們將持續努力,力爭實現203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并不斷推動創新,以確保我們的粉絲能夠全年365天感受F1的魅力。
《中國經營報》:如果用一句話來定義你的職業生涯,你會怎么評價?你對未來有何期望?
多梅尼卡利:我非常自豪能執掌F1直到2029年,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未來,我將繼續帶領F1這項運動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不辜負粉絲對于F1所投入的熱愛與激情。
《中國經營報》: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描述F1的靈魂,你會用哪一句話?
多梅尼卡利:粉絲是F1的靈魂,也是我們連續75年能夠不斷“奔馳”的原因所在。
(編輯:張碩 審核:童海華 校對:燕郁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