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似乎是一個做了許久的夢,一個不舍得輕易實現的夢。
漫天飛揚的黃沙、無垠荒涼之地、一張張溝壑堆壘的歲月滄?!欠N在記憶中沉睡太久的蒼茫感,正是我一直憧憬向往的靈境深處。
我就是渴望體驗這種孤獨感爆棚的凄涼,如同我逃不出內心之魔的夢魘。
日復一日的重復度日,在我心中,那不是生活,只是碳基生物的生存。
只有下定決心背包出發,確定站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土地上,用步伐去丈量這座城市;
在真正踏上自己的旅途后,延綿不絕的遠方和肩膀復發的陳舊傷,才能讓我感受到這不是蹉跎平淡人生的唯一路徑。
造成今天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始終抱著過去的不甘和放不下那些許久的遺憾。
如果說旅行這種釋放的方式,在逐漸改變我的一些什么,肯定不是那些已經改變不了的結局,而是自己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方式。
世間一切的意義和本質,并不漂浮于它們的表面,而是極力地隱藏在它們的內核當中。
我從來沒想過原諒自己的前半生,只是現在終于敢于直視自己的舊事。
面對至親的回避性失望、親朋好友的尷尬冷漠、發小們的關切詢問,以及夜半人靜時,回憶自己在世人定義里“失敗”的前半生……
在此之前的數年里,我只敢用目光移到別處的沉默和淡定夾菜抿酒,來面對這一切。
沒有人能通過痛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好。
近期,我突然醒悟,人生最大的內耗,就是始終不愿意放過自己。
創傷就像林間巨獸,你越想逃避,它越是逼近;你越坦然面對,它反而抱頭鼠竄……
我也終于明白,歲月最絕情的一面,就是堅決不允許我們保存進度和重新讀取。
所以,坦然面對現在的一切結果,收拾行囊,出發。
西行,沒有目的地,也沒有計劃,更不可能去做攻略。
只確定了第一站,也是一直想去,卻找不到理由去一次的張家口。
我喜歡硬座出行,當然前提是人別太多,這次車廂里的同行旅伴數量,不多不少,剛剛好。
他們是我旅途中的NPC;自然,我也是他們的NPC之一。
閉目養神并非真的睡著,啃雞爪可能只是打發時間。
短途硬座的好處在于,看看風景、發發呆、觀察下同行旅伴的喜怒哀樂,就到站了。
我十分佩服這位只讓我看見背影的大哥,扁擔出行,可能還是在重慶的站臺上看到過。
張家口站很新,是那種一塵不染的嶄新感,盲猜是因為冬奧會大規模翻修過。
現在不是旅游旺季,但車站來來往往的行人并不少,而且不少人在站前廣場等待,也許等待著朋友、等待著親戚……
我快步離去,不再等待,因為我等待不來戈多。
張家口的陽光很足,足到可以蒸發掉一切的陰郁,哪怕不開心到極致,也會被在口外陽光的暴曬下,喚起塵封中的一絲開心。
怎么辦,我這輩子也戒不掉博物館和圖書館,如同我的新家和老房子。
每次一進博物館,總是一種回家的錯覺,熟悉、自在、舒心的感覺;
這跟去圖書館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圖書館的那種放松感,只有跟發小小磊哥住上下樓的舊兩居的中學時候才有。
作為普通地級市的博物館,張家口博物館的布展水準,絕對可以給到80分。
雖然,張家口的GDP,在2024年全河北省的排名中位于副班長的位置,但并不影響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等魅力。
張家口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在過去不僅是各民族加速融合的地區,更是一個巨大的交易市場,造就了其他地區難以匹敵的獨特歷史感。
可能是旅游淡季的原因,博物館必備的安檢,在這里都省略了,好一個“空城計”。
我進入張家口博物館的時候,安靜的如同時間在停止,甚至琢磨是不是臨時閉館了,竟然走路的姿勢都有點探頭探腦,高仿龜丞相的伸脖,直到我看到零星的幾位游客和百無聊賴的工作人員。
展品不算特別豐富,可也稱得上包羅萬象,很好的囊括了人類歷史中張家口地區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特點。
張家口的地域面積非常大,大概有三個沈陽地區大小,讓我一直神往的除了即將抵達的張家口堡,還有蔚縣和宣化,應該今年都能深度解鎖。
逛張家口博物館,讓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某一件藏品,而是第一次親眼看到老師們如何整理展品。
用瘦乎乎的外甥女王小胖的話來說,“家貓做久了,第一天出門,不可能像那些野貓隨時隨地的浪起來”;
所以,還是有些習慣性自閉的我,沒有主動上前跟老師詳細攀談。
我猜測,這是一位老師帶著幾名學生去完成文物編碼的核對工作;
老師很和藹,甚至還對我微笑,面對我的鏡頭,沒有抵觸,沒有排斥,反而給予一種親切感。
旁邊有個大哥負責開啟展柜,那就應該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他看我非常突兀的出現在近前,還居然近距離拍照,很負責地問:你是學校那邊一起來的學生吧?
大口罩擋住我的法令紋,大眼鏡讓魚尾紋沒那么容易被發現,或許還算靈動的眼睛,些許讓人有點年輕人的錯覺,當然,發量也把我偽裝的很好。
坦白說,那一瞬間,我美的鼻涕泡都入腦了。
感性上,我特別想點頭稱yes;
理性上,我還是坦誠的表示,我只是個路過的好奇游客。
本來以為說完后,博物館大哥會阻止我繼續拍照,他只是點點頭,并未干預;
所以,我順利地拍下了老師的工作照和視頻。
如果,不是博物館深度愛好者,我不是很建議大家特意來一趟;
如果,你跟我一樣熱愛文物到血脈里,那我推薦你來一次沉浸式的張家口博物館之旅。
張家口圖書館就在博物館旁邊,我看時間尚早,就決定進去轉轉。
對于一個地級市的圖書館,我幾乎沒有任何期待感,只是因為路過了、看到了,就進去逛逛。
等進去后,發現自己的想法草率了。
人變老的可怕之處就在于,總是習慣用自己的經驗去判斷,而忽略了一切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中。
地級市的圖書館為什么就不能非常有趣呢?
我不知道該不該用驚艷來形容,可確實有種想連續一個月,每天都來的沖動,如果能住在里面,哪怕是打地鋪,我都會非常樂意。
沒去查張家口圖書館的前世今生,也許也是因為冬奧會的原因吧,水準超過我去過的很多省會城市的圖書館;
絕對不遜色北京各區的圖書館,忽略面積的話,精致程度甚至可以跟國家圖書館媲美。
這個單獨的影音室,會讓你瞬間沉浸在音樂的殿堂里,暫時忘記煩惱、忘記一切俗世的羈絆。
坦白說,藏書方面,可能還是有點復古,新書沒那么豐富;
不過,圖書館的“深度客戶們”,實際上,大多數是自習或者自帶書籍,需要的更多是安靜的氣氛和便捷的空間。
我進入張家口圖書館的時候,離閉館時間大概只剩一個多小時,我并未著急閱讀,只是做一個沉浸的體驗者,體驗突然進入的置換空間。
有書,就有希望;有希望,就看得見發光的未來。
書籍,對我來說,永遠都是一只炬感蝴蝶,在空中絢爛舞蹈,為我照明人生未來之路。
觀察每位出現在我視線里的閱讀者,他們都是知識海洋里的擺渡人,在各自未來的人生中,擺渡自己,也在擺渡身邊的人。
這次張家口圖書館之旅,并不在我的任何計劃中,只是它突然觸及了我的好奇心,我也無意中闖進了它的領地;
或許彼此心心相惜,彼此又擦肩而過。
走出圖書館,我有些失落,更有些依依不舍,相信不久的未來,會再找時間深度體驗。
我望著前面的兩個年輕身影,她們剛剛與我同時從知識的海洋里回到現實的陸地上,她們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和美好的憧憬,而我呢?
我甚至都不太確定,接下來的時間去哪里。
我掃開一輛共享單車,漫無目的的騎著,在沒有方向感的晚風里,跳著踢踏舞。
臨近傍晚的張家口,凌亂又有序,時不時讓我想起沈陽。
當我遠遠看見一座商場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有些騎膩了,有種強烈的感覺需要下來走走,或者坐下緩緩。
我對自己默默念道,如果這個商場有星巴克的話,那我就停下來。
我越來越覺得,所有的巧合都是命中注定。
星巴克似乎是我近期的一個消費標桿,每次看到它的標志總有進去消費的沖動。
我并不算咖啡愛好者,或者說,我對星巴克的咖啡不怎么感冒,而見到星巴克就想進去消費,像是為了證明什么,又像是一直在賭氣。
不過,這次走進這家千篇一律、毫無特點的星巴克,卻有些改變了我的性格,
或者應該說,叫找回一些失去的性格,不算是一段奇遇,卻是一段難忘的經歷,更是一個新的開始。
……未完待續……
文章到這里,別忘了右下角給本文點“在看”和“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