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個屁!純粹影視劇瞎胡扯!小鳳仙,不少人認為小鳳仙是名妓,可事實并非如此。她是在結識蔡鍔后,才逐漸為人所知。當時,小鳳仙在北京陜西巷的云集班謀生,陜西巷隸屬北京八大胡同。云集班內分三檔,最高檔的叫小班,其次是茶室,最差的則是下處。小鳳仙所在的云集班,便屬于小班,是高檔場所。但云集班有名,不代表小鳳仙也有名。
依據《都門紀略》記載,風月場會從才情色藝四個維度,對女子進行評比,每個維度都設有狀元、榜眼、探花,如同科舉考試一般,可見競爭激烈。清朝覆滅后,評比制度向西方靠攏,不再沿用狀元、榜眼稱呼,而是改稱博士和學士。博士每科僅一人,學士名額則稍多。首次評比,共選出4名博士、33 名學士,而小鳳仙均不在其中。如今,不少人聲稱小鳳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實際上,她的才藝只能算平平。目前留存的,僅有1951年她寫給梅蘭芳的一封信,全文僅200余字,不僅沒展現出多少文采,還存在錯別字,其文化水平大概也就能看懂報紙的水平。
至于小鳳仙的長相,據曾接觸過她的譚戒甫描述,小鳳仙瓜子臉,膚色白皙,體態輕盈,遠望如同仙子。然而,近看卻不盡人意,有人稱她上顎兩顆牙齒外露,開口便有損美觀。在美女如云的風月場所,小鳳仙確實算不上出眾,她不過是個普通的風塵女子。正因生活窘迫,她時常靠變賣舊物維持生計。
再看蔡鍔,當時他正身處政治漩渦中心,整日思索著如何擺脫袁世凱的控制,秘密返回云南發動起義,反對袁世凱稱帝。因此,他與小鳳仙的交往,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并非沉迷于兒女情長。記載顯示,蔡鍔在經界局任職期間,工作勤勉,與小鳳仙往來時也懂得節制。面對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蔡鍔憤慨不已,積極謀劃備戰,撰寫了數十篇計劃書,其中部分由蔣百里協助完成,足見其忙碌程度。
蔡鍔是在自家被搜查后,才開始頻繁與小鳳仙往來。當時他意識到,若不想辦法麻痹袁世凱,別說回云南舉事,就連活著走出北京都成問題。此后,他常去小鳳仙處品茶奏樂,這與劉備被曹操軟禁后,種菜韜光養晦如出一轍。此外,當時蔡鍔已有家室,原配劉森英是包辦婚姻,因劉森英一直未能生育男孩,蔡鍔又迎娶了潘慧英,他十分疼愛潘慧英。曾有報紙造謠蔡鍔與潘慧英反目,要娶小鳳仙為妾,純屬無稽之談。蔡鍔女兒蔡淑蓮曾透露,母親曾見過小鳳仙的照片,父親還曾帶母親看戲,遠遠指著小鳳仙介紹給她。母親評價小鳳仙長得端端正正,穿著樸樸素素,是個像樣的女孩子,這表明蔡鍔大大方方地向妻子介紹了小鳳仙,并無隱瞞。
還有觀點認為小鳳仙是奇女子,能為蔡鍔出謀劃策。這一說法源于《小鳳仙傳》,書中記載,小鳳仙曾對蔡鍔剖析袁世凱的意圖,稱袁世凱任命蔡鍔任職,并非真的想讓他做事,而是企圖用美酒美人消磨其壯志。可一個十六七歲的風塵女子,能將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而在軍界任職多年的蔡鍔卻看不明白,這顯然不合常理。
關于蔡鍔逃離北京一事,學界尚無定論。主流說法有三種:一是與小鳳仙外出游玩時趁機逃脫;二是與小鳳仙出去喝茶時臨時跑掉;三是蔡鍔為好友家人祝壽,打了一宿牌后,回到辦事處,借口手表調快了兩小時,讓辦公室人員給小鳳仙打電話,約中午一起吃飯,隨后趁人不備偷偷溜走。袁世凱的手下曾審訊蔡鍔的好友和小鳳仙,卻一無所獲。可見,蔡鍔出逃或許與小鳳仙有關,但將她視為出逃計劃的總設計師,實在高估了她。蔡鍔何等的聰明,在袁世凱密探遍布的情況下,他的出逃計劃堪稱天衣無縫,連好友蔣百里等軍界大佬都被蒙在鼓里,又怎會將如此機密的計劃透露給一個十七歲的風塵女子?
既然如此,為何二人關系會被傳為至死不渝的浪漫愛情故事?這很大程度上是媒體的渲染。各個時期,都有講述蔡鍔與小鳳仙愛情故事的電影,俠女與英雄的愛情故事,確實契合大眾對美好愛情的向往罷了。
不過,要說蔡鍔對小鳳仙毫無感覺,也不盡然。蔡鍔曾為小鳳仙寫下對聯:“不信紅顏終薄命,古來俠女出風塵。”還為她贖身。蔡鍔葬禮上,小鳳仙身著白衣,淚流滿面,送上挽聯:“不料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當時,有人質疑小鳳仙此舉是為了炒作,但我認為,小鳳仙是真心為蔡鍔之死悲痛。一位評論者曾說:“我不認識小鳳仙,雖報紙常報道她,但至于她究竟如何,我不妄加評論。她在葬禮上的哭泣,不像是作秀。她崇拜英雄,哀怨命運,不失為聰明女子。小鳳仙啊小鳳仙,實乃風塵中的可人兒,蔡鍔將軍若泉下有知,也當含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