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與數字化浪潮重塑教育生態的今天,如何培養具有高階思維、自主發展和社會協作能力的未來學習者?
近日,“面向未來的學習”階段性教學成果匯報與交流系列專場活動之“基于自主學習的小組合作的學歷案實踐”專場在上海世外教育附屬寶山美蘭湖實驗學校舉辦。
上海世外教育集團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杜淑賢指出,以“面向未來的學習者”為目標,過去一年,世外美蘭湖實驗學校以“學歷案”為實踐載體,積極探索從“形式建構”到“內涵發展”的轉型之路,課堂轉向為學而教、為素養而教。
“三雙慧眼”窺見生動課堂
活動中,世外美蘭湖實驗學校學歷案種子教師金鑫、高清于分別展示了語文、英語兩節學歷案展示課。“你敢挑戰嗎?”是一份學歷案的起點,其后,“你將學會哪些知識”“期望你學會什么”“給你支招”三個板塊,則分別提供給學生目標、任務和支架。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討論、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得以充分激發。
觀看了兩節展示課后,現場專家從“螞蟻之眼”“蜻蜓之眼”“飛鳥之眼”三重視角出發,從微觀、中觀、宏觀的層面進行了點評,為授課教師帶來了許多“他者視角”的啟發。
針對語文《賣油翁》一課,寶山區美蘭湖中學語文教研組長嚴霽雯認為,這堂課的教學組織豐富有趣,注重學生的學習經歷,從朗讀到回答、討論,富有層次感,有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寶山區教育學院初中語文教研員、中學特級教師黃蓓認為本堂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而課后任務的延申,亦可豐富學生的文化積淀。
在英語展示課《Honesty》之后,寶山第二實驗學校黨支部副書記沈潔點評道:“學歷案中任務鏈設計精準可行,有利于學生進行目標拆解。六個任務鏈層層遞進,符合學生思維漸進性,配合形式豐富的教學支架,真正實現了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思、在思中悟。”
在寶山區教育學院初中英語教研員卓瀟敏看來,這堂課很“有銳度”。“學歷案使學習目標取代了教學目標、學習過程取代了教學過程、學習評價迭代了教學成就,高度契合新課標‘教、學、評’一體化需求。”她說道。
“三大機制”撬動素養生長的課堂革命
世外美蘭湖實驗學校校長吳欣怡在主旨報告中,分享了學校一年多來“基于自主學習的小組合作的學歷案實踐”,經歷的 “破冰之思”“深耕之路”“綻放之果”和“致遠之志”四個階段。學校首先通過目標與評價雙輪驅動,實現精準“導航”。教師團隊圍繞深研課程標準、確立單元目標、分解課時目標、設計評價任務一次開展工作,層層深入,最終探索出了學校獨特的學歷案實踐路徑,并形成了小組合作學習機制、小組合作自育機制、教師協同聯動機制。
吳欣怡指出,下一步學校將繼續深耕“學歷案”這一項目研究,為持續構建、完善“面向未來的學習”體系夯實土壤。
學校數學教師朱亮分享了學歷案小組合作賦能課堂變革的實踐案例。學校數學備課組通過情境導入、合作探究、總結反思的核心框架來重構數學課堂生態,并借助角色扮演、合作探究、跨學科拓展點燃思維的火種,讓學生從“畏懼數學”到“擁抱挑戰”,激發學生內驅力。
作為世外教育集團“學歷案”項目的指導專家,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崔允漷對世外美蘭湖實驗學校“基于自主學習的小組合作的學歷案實踐”探索表示肯定。崔教授通過AI技術對課堂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學生自主探究時間與小組協作研討時長占據課堂時長50%以上,教師設計的開放性問題是有效的,促進了課堂互動質量效果的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上海世外教育集團課程中心主任、集團學歷案總項目指導余安敏認為世外美蘭湖實驗學校的“小組合作機制”探索模式值得推廣,一方面可以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更好促進“雙新”落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青年教師的成長。
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副局長朱燕萍充分肯定了學校學歷案項目的實踐價值。“世外美蘭湖學校‘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歷案推進機制,有助于學生知識構建、能力共生與情感共鳴,真正促進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方式變革,是對教育本源的回歸。”
朱燕萍說,作為區內的知名教育品牌資源,世外寶山教育集團旗下學校的許多探索也為區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和優秀的實踐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