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婦幼保健院消化內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多學科協作,成功救治一名誤吞了蛋撻錫紙托的高齡老人,得到了家屬的充分贊譽。
老人今年89歲,既往有“冠心病、小腦萎縮”病史多年。前一晚吃飯后出現了胸骨后疼痛,喝牛奶時出現吞咽困難嗆咳并進行性加重,緊急就診淄博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頭頸外科。老人因年齡大,已不能正常溝通交流,耳鼻喉科頭頸外科主治醫師王大全接診后,隨行家屬回憶,老人曾進食蛋撻,但是蛋撻的錫紙托找不到了,考慮有誤吞的可能。當即,王大全迅速聯系消化內科。
老人病情緊急,長時間不取出,不僅影響進食,因異物堅硬,更是容易導致大出血、穿孔,危及生命。但不得不考慮的是,老人因高齡、原發病多,體重只有35公斤,麻醉及胃鏡檢查風險同樣大。
面對急危情況,消化內鏡醫護團隊主任醫師司毅、副主任醫師許海苗、副主任醫師黃樂、主管護師王超及麻醉科主任醫師薛明喜、副主任醫師馬新剛、主治醫師趙雙等詳細術前討論,完善相關檢查后,決定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術。
術中,消化內科專業主任許海苗發現于食管上段第一狹窄處見一異物(3*2.5cm,質地堅硬,周邊不規則、部分尖銳)嵌頓于食道兩端,周圍充血糜爛。經異物鉗夾取后一端松動后,隨胃鏡順利取出,整個過程僅用時幾分鐘,患者術后無不適,恢復良好,家屬連連表示感謝。
“近期有多位高齡老人因食管異物就診,有魚刺、雞骨頭、棗核等,情況都比較危急,取異物過程無疑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二次損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嚴重者需開胸手術。”許海苗提醒大家:吃飯應細嚼慢咽、餐時少講話、切勿吃得過急,兒童及不能自理的老人一定加強監護,一旦發生食道異物,避免強行用米飯、饅頭等方法將異物吞下,應盡早到醫院進行專業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