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攝)家委會如今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橋梁。4月12日,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仙鶴門分校舉行家校協作委員會聘任儀式,旨在進一步深化家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共謀孩子成長藍圖。一批家長拿到聘任證書,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也激發了家長們的使命感。
據悉,本次活動以“同心筑夢·攜手前行”為主題。南師大附小在“家長發展學院”戰略決策中心的引領下,積極探索家校協同育人新模式。該校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創新性地建立了家校協作委員會制度,明確了家校雙方的職責與協作關系,并構建了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協同工作機制。
為了確保家校協作委員會的有效運行,該校自3月起啟動了換屆選舉工作。經過家長自薦、民主投票、結果公示等嚴謹有序的環節,新一屆家校協作委員會成員應運而生。他們將作為家校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積極發揮作用,為孩子們的成長貢獻智慧和力量。
聘任儀式上,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仙鶴門分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趙敏以《聚愛·互聯·共生: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為題進行分享,圍繞“為什么推進家校協作委員會?”“什么是家校協作委員會?”“怎樣高效運行協作委員會?”三個板塊,闡述了家校協作的重要性和意義。趙敏號召大家以“聚愛”凝聚情感,以“互聯”整合資源,以“共生”創造價值,共同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教育生態圈。
聘任儀式后,各年級、各班相繼召開年級委員會、班級協作組第一次會議,對本年級重點工作進行了匯報,明晰了班級協作組與傳統家委會的區別,并簽署了履職責任書。
“成為家委會的一員,很榮幸也很自豪。”二(6)班家委會代表張弘說,家長們來自不同專業領域,未來可以借助集體的力量,整合優勢資源,將二年級打造成一個有活力、有溫度的協作小組,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
德育處主任王彩玉說,希望通過資源共享、協同創新、高校溝通,讓每名家長的特長“被看見、被利用”,通過跨班合作,把“小點子”變成“大精彩”,用機制保障“零延遲、零誤解”。
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協同工作機制的建立,意味著家委會不只是幫忙買東西,用時間換服務,而是發揮每名家長的智慧,實現聚愛互聯共生,凝聚情感、整合資源、共生共長。
如何發揮作用?趙敏舉例,就拿級部委員會來說,當前的跨學科學習聚焦解決實際問題,需要社會力量的加入。那么,家長就是資源寶庫,每名家長都可以組織特色課程與活動,形成活動庫,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我們成立的家校協作委員會,是為了發揮優勢,讓老師和家長共建班本課程。同時,建立家校溝通的橋梁,進一步深度協作,增強家長對學校的信任。讓家長和老師互相補齊短板,齊心協力為班級和學生服務。”趙敏表示,每個學期,她還將向家校協作委員會“述職”。“讓家長知道學校做了什么,將所有敏感的問題開誠布公,真正實現公開和透明,為孩子的成長創造更加和諧、良好的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