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美國威脅!繼去年投出一票棄權后,又在中美關稅戰關鍵時刻訪問中國。西班牙領導人頂著巨大壓力到來,給足中國信任。朋友來了有美酒,中方投桃報李,為西班牙送上發展大禮包。
這,能否讓歐盟諸國有所觸動?
“西班牙不應該試圖與中國建立更加緊密的關系,這太危險了,無異于自己割斷自己的喉嚨!”
當地時間4月9日,也就是首相訪華前夕,美國財政部長在一次公開會議上惡狠狠地威脅西班牙。
面對美高官的威逼,西班牙政府從上倒下完全不為所動。農業大臣用一句“我們不僅要和中國維持良好的貿易關系,還要擴大這個關系。”直接懟了回去。
首相桑切斯更沒有因此改變行程。北京時間4月10日,他如約而至,并在專機落地北京、稍作調整之后,便與中方元首展開會晤。
從事后公布的兩國《2025—2028加強全面戰略伙伴合作關系行動計劃》來看,這場會面可以說是主賓盡歡。因為中國,慷慨大方地為西班牙送上了一份大禮包。
首先在經貿投資方面,中西雙方深入交流之后認識到了雙邊合作的巨大潛力,并互相承諾,未來三年在電動汽車、工業技術等新興領域互幫互助,合作共贏。
換句話說,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與西班牙之間的貿易將迎來投資環境的極大改善和生產鏈、供應鏈的不斷完善。
其次,中西雙方同意在農業領域,尤其是農村發展、農業技術創新和農產品貿易往來方面擴大合作面,加深協作程度。
這中間尤其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的,是西班牙政府已經同意和中國簽署有關協議,擴大對豬肉、櫻桃等農產婆的對華出口規模。
也就是說,聞名于世界的伊比利亞火腿,將在未來以更為廉價、優質的姿態,出現在中國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最后,雙方堅定承諾,在科學技術創新領域加強加深合作。具體來說就是,中西將在未來于清潔技術、新能源領域(風電、火電)等雙方共同關心的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推進中國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思想。
實際上,早在桑切斯訪華之前,中資、中企就已經在“助力西班牙清潔能源轉型”上成果斐然:過去數年時間里,作為中國最大清潔能源企業的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一直在大力投資西班牙可再生能源產業——
目前,三峽集團歐洲分公司正在西班牙穆爾西亞地區,熱火朝天地建設一座發電量近 500 兆瓦的發電廠。為西班牙解決因為俄烏沖突帶來的能源困境。
說起來,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外貿生意頻繁,但其中嫌隙一直不小。尤其是去年“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征稅法案”的通過,讓中歐經貿陷入了一個相對“低潮”的階段。
這西班牙,憑什么能夠讓中國政府“網開一面”,并將發展大禮包親情相贈?
一方面,正如文章開篇所說,如今正值中美貿易對壘關鍵時期,這也導致了一些不愿意得罪美國的國家,在外交上對我們“敬而遠之”。
在這種特殊局面下,首相仍然能夠頂住巨大壓力訪問中國、加深合作。西班牙這個國家的勇氣和求真務實的精神,值得我們以禮相待。
另一方面,這和去年西班牙政府在關鍵時刻投出的一張棄權票有關——彼時,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案的投票中,總共12個國家投下了棄權票,其中就有西班牙。
投票結果公布后,西班牙政府對外解釋到:“西班牙是歐盟第二大汽車生產國,我們要好好做生意,就必須避免與中國等大國對抗。”
為了讓歐盟收回成命,西班牙甚至派出對外經貿大臣卡洛斯·奎爾波致信歐盟委員會,請求他們不要對中國電車加征關稅。
盡管最后西班牙的求情沒有改變加征關稅這一結果。但西班牙為了緩和中歐外貿矛盾所做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里,最終成為推動中、西深化戰略合作的助力,發揮積極作用。
總得來說,西班牙首相喜提大禮包、滿載而歸的經歷,也算是給其他歐盟國家提了個醒:美國政府就是紙老虎,該硬氣時就不能服軟,所謂關稅霸凌,根本沒什么好怕的。
尤其是比利時、捷克等,和西班牙一樣在“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議案中投下棄權票的國家。有了西班牙的前車之鑒,他們更不應該錯過這個交好中國,促進全面發展的良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