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草長鶯飛,正是外出游玩好時節。但潛藏在山野田地間的蜱蟲也進入活躍期,被叮咬可能讓人感染“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俗稱“蜱蟲病”,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每年4月到10月是蜱蟲病高發期
區疾控中心提醒:
市民們上山干活、野外游玩時
一定要做好防護
當心被蜱蟲叮咬
什么是蜱蟲?
圖為蜱蟲。圖源:健康舟山
蜱蟲看著不起眼,一般潛伏在草叢、灌木、樹葉底下,等人或牛羊貓狗經過時,就爬到身上吸血。如果叮咬的蜱蟲帶有能引起蜱蟲病的病毒,就可能使人感染,出現高熱、惡心、乏力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出現皮膚瘀斑、牙齦出血、尿血,老人和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出現重癥。
如何防蜱叮咬?
區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建議
在蜱蟲病流行季節
需要接觸野外環境的市民
須穿長袖長褲
扎緊袖口褲腳
最好穿淺色衣服
便于及時發現蟲子
出門前在脖子、手腕、腳踝等裸露皮膚和衣服上噴含“避蚊胺”的驅蟲劑,從田里、山上回來后立即更換衣物,并仔細檢查頭皮、耳后、腋窩、腰腹、腳踝等部位是否有蜱蟲叮咬。
萬一中招,請這樣做
如果發現被蜱蟲叮咬,要謹記切勿硬拔、切勿手捏火燒、切勿不當回事。可以用酒精或碘伏涂在蜱蟲身上,等10秒讓它松口;然后用細鑷子緊緊夾住蜱蟲頭部(貼近皮膚處),垂直向上慢慢拔出,避免扭轉蟲體;拔完后用碘伏消毒,把蜱蟲裝進密封袋,立刻去醫院,告訴醫生被咬的時間和位置。
蜱蟲病的重癥率和死亡率
與“早發現、早治療”直接相關
出現可疑癥狀務必第一時間就醫
切勿拖延
區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
如果被蜱蟲叮咬或野外回來,兩周內出現發燒、渾身酸疼、胃口差,甚至出現牙齦出血、小便帶血、皮膚上有淤青等癥狀,應立即就醫。
蜱蟲病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保持房前屋后環境整潔,及時清理雜草、垃圾。尤其是對家附近的進山小路兩側,可清理出半米寬的“無植被隔離帶”,讓蜱蟲無處可藏。
家中寵物要定期驅蟲,牛羊等家畜要圈養并用低毒殺蟲劑消毒圈舍。
【普陀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勵佳 通訊員 劉雷杰
往 期 精 彩 內 容
??溫馨提示:“中國舟山普陀”公眾號已更名為“普陀潮”。因微信推送規則調整,想要繼續獲取本地權威信息、一手資訊,請將“普陀潮”設為星標??,并在每次閱讀后點擊“贊”和“在看”。
做好個人防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