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題可能有點出人意料。關稅戰不全是壞事,至少很多普通人竟會因關稅戰變得有錢,甚至未來某天我們或許會感謝這場關稅大戰。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別急,聽我講完。
很多人說了關稅大戰的壞處,比如商品價格抬高、工廠訂單減少、就業機會變少。沒錯,這些說法都對,實際上金融市場也已體現出這種損失,大家都知道這些,我就不多說了。今天,咱們講點不一樣的。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出口不行了,我們要不要提振內需?這年年都在講、在說,可為什么提振不起來呢?
我就回答一句話,大家看看對不對?因為普通人沒錢消費。這時肯定有人說,這還用你說,我們都知道。別著急,我接著再問最后一個問題,為什么沒錢?為什么工資低?誰能回答?不好回答了吧。是我們不勤勞嗎?是我們不努力嗎?為什么又努力又勤勞卻沒錢消費?
于是很多人說加工資就可以解決了,對嗎?
不對,工資其實一直在不斷提高。有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的工資收入比起10年前已經漲了兩倍還多。可為什么我們還是不愿意消費?問題出在哪?該怎么解決?
答案在美國人那。美國藍領工人月薪大約4000美元,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住別墅、開房車、喝咖啡,周末還能去旅游。我們的藍領工人月薪也是4000元,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房子靠租,出行靠走,吃快餐,周末還得加班。同樣是4000,為啥差別這么大?
很簡單,人家的4000是美元,可以買5臺蘋果手機;我們的4000是人民幣,只能買一臺舊蘋果手機。我們更努力,但貨幣購買力不一樣,這才是根源。所以不是我們不努力、不勤勞,只是貨幣購買力如此,導致我們拿著4000元只能過這樣的生活。
那么,如果有一天我們的4000元也有購買力,比如能買兩臺蘋果手機,即便月工資還是4000元,實際上我們也變富了,也敢消費了。對,這就是答案,貨幣升值才是提振消費的真正關鍵。
可問題來了,這么簡單的道理,我都知道,專家能不知道嗎?為什么這么多年都沒這么做呢?根源在于我們要出口、要制造業、要發展、要保障就業。所以人民幣一定要維持在合適匯率,這樣出口商品才更有競爭力。不然你以為1985年美國為啥壓著日本簽《廣場協議》,目的就是讓美元對日元貶值,提升自己商品出口競爭力。貨幣貶值利于出口,這是經濟學共識。
過去我們常說經濟有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其中消費最弱。我們靠向全世界出口商品,一躍成為全球生產重心。但一切都有代價,代價就是貨幣購買力必須足夠低,商品出口才有競爭力。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兩難:想保出口,就不能讓貨幣升值;想提振消費,就得貨幣升值。
如今好了,不用兩難了。特朗普幫我們做了選擇,出口形勢如此,不存在保不保的問題了。那我們就堅定信心,選擇拉動消費吧。人民幣的購買力是時候提升了。所以,接下來幾年,大家將見證一場奇跡,看看自己如何在沒加工資的情況下變得更富有。到時候,可別忘記我曾告訴過你們這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