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格局持續動蕩,蘋果、三星等國際巨頭長期占據高端市場主導地位,甚至很難被友商給影響到發展。
然而,隨著國產手機廠商在技術研發、供應鏈整合和品牌建設上的突破,中國本土品牌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改寫市場規則。
2024年,小米15系列與華為Mate70系列的雙雄爭霸,成為國產高端手機崛起的標志性事件,加上OPPO、vivo與榮耀手機也在發力。
可以說在如今的國產手機市場中,海外品牌的份額已經走低了許多,尤其是五大國產旗艦手機激活量排名出爐之后,更是非常清晰。
從博主爆料的激活銷量數據來看,如今的國產手機不僅在國內市場遙遙領先,更展現了國產手機沖擊全球高端市場的潛力。
尤其是小米手機與華為手機的份額更是非常高,比如小米15系列以393萬臺的銷量穩居第一,而華為Mate 70系列則以372萬臺緊隨其后,兩者差距僅21萬臺。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5系列于2024年10月發布,比華為Mate 70系列的11月上市時間早一個月,且華為因供應鏈問題長期面臨供貨緊張。
即便如此,華為仍能在短時間內縮小差距,足見其市場號召力,這也意味著國產產品的支持率非常的高。
而其他廠商的表現則呈現明顯斷層:vivo X200系列銷量227萬臺,OPPO Find X8系列190萬臺,榮耀Magic 7系列僅128萬臺。
這一數據印證了當前國產高端市場的“雙極格局”——小米與華為已形成第一梯隊,其他品牌短期內難以撼動其地位。
不過對于用戶來說,這些產品的體驗還是沒有什么問題,即使是日常使用,也會到來很優秀的使用表現。
畢竟這些廠商的AI智能化表現、硬件配置、影像堆料也都不弱,且目前的市場沖擊力方面,也是非常的兇猛。
不過話說回來,小米15系列的銷量成功,得益于其精準的“水桶機”定位,該系列包含標準版、Pro版和Ultra版三款機型,覆蓋4999元至7999元價格區間。
其中,標準版搭載高通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配備徠卡聯名影像系統,加上小屏設計,主打“旗艦性能大眾化”。
Ultra版則帶來超強的影像能力,甚至還帶來了超強的潛望長焦鏡頭,搭配上影像大腦算法,其市場競爭力也很強。
再加上通過米家智能家居生態的深度綁定,、小米線下渠道的快速擴張,均進一步提升了市場滲透率。
華為Mate70系列則展現了另一種成功范式,盡管此前面臨5G芯片供應波動,該系列通過麒麟9020芯片的迭代升級和鴻蒙OS 5.0的分布式能力,重新定義了高端體驗。
尤其是芯片,不僅帶來了媲美主流性能的體驗,還帶來了5G-A技術,這些都是保障產品本身吸引力足夠強的關鍵。
再加上如今的原生鴻蒙操作系統也是極具吸引力,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一些功能特性都很不錯,這也是賣點所在。
此外,華為的殺手锏在于“技術自主+品牌溢價”,其自主研發的XMAGE影像系統、北斗衛星通信功能,以及“1+8+N”全場景戰略,形成了難以復制的技術護城河。
也就是說,小米的銷量優勢與其供應鏈管理密不可分,通過與三星、索尼等供應商的深度合作,小米15系列在屏幕、攝像頭等核心元器件上實現了“首發獨占期”。
而華為則因部分零部件受制于外部因素,產能爬坡周期較長,但華為通過國產化替代(如長江存儲的閃存、京東方屏幕)逐步緩解了這一問題。
再加上目前各大手機廠商也都在自研技術,為的就是打破壟斷,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未來選擇新機時的體驗肯定是極好。
或許對于其他國產廠商而言,與其在參數內卷中疲于奔命,不如重新思考高端化的本質——唯有構建不可替代的技術價值,才能在全球高端市場真正立足。
總而言之,如今的國產高端旗艦已經取得了很不錯的結果,等到技術方面得到進一步突破之后,結果應該會更好。
對此,大家有什么想表達的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