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啟津南,戰鼓催征。2025年,津南區以“首戰即決戰”的魄力,“拼”字當頭、“實”字為要,在第一季度交出了經濟提速、產業躍升、民生向暖的春日答卷。
行走在津南大地,處處躍動著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機器轟鳴的車間里,專精特新企業正將"智造"基因注入傳統產業;塔吊林立的工地上,重大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創新涌動的實驗室中,產學研深度融合正孕育著點亮未來的科技成果。一組組躍動的經濟指標,一個個落地的重大項目,一串串溫暖的民生數字,共同編織成津南首季發展的錦繡華章。
即日起,我們推出“首戰·開門紀”系列報道,以筆為媒、以圖為證,深入一線記錄創新突破的精彩瞬間,全景展現津南攻堅克難的奮進姿態。我們將聚焦重大項目推進的“速度與激情”,破解科創企業成長的“硬核密碼”,記錄民生工程落地的“溫暖刻度”,聆聽城市更新中的“百姓心聲”。
春風帶著生機與希望,輕輕拂過田野,鄉村振興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2025年一季度,津南區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實現開門紅,在農業方面發展特色產業、加快打造小站稻產業集群……農業發展萬象更新。
羊肚菌“落戶”家門口
走進位于津南區葛沽鎮的食用菌數字化農業融合產業示范基地,289座標準化大棚整齊排列,羊肚菌的菌種已播種完成,農戶們正在對大棚進行覆膜工作,為豐收做足準備。
“種植羊肚菌周期短、效益好、見效快,今年1月份種下的羊肚菌,預計5月份就能收獲?!睆埼谋腔氐呢撠熑?,他正帶著農戶們將黑白膜覆蓋在種植大棚上。
羊肚菌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被譽為“食用菌皇后”,在消費市場持續走俏,不過羊肚菌從育種到種植卻是個技術活。
張文冰介紹說:“得益于津南區的支持,我們購置了制種機和營養包機,從原種到栽培種以及營養包的制作,育種基地實現了菌種培育的標準化,為菌種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種植過程中,羊肚菌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嚴苛,18℃-22℃為最佳生長溫度,細微的環境變化都可能影響其生長。覆膜完成后,我們的技術人員將按時查看菌絲生長情況、濕度、溫度……確保羊肚菌豐產豐收?!?/p>
羊肚菌種植不僅是一項產業,更是津南區探索農業多元化發展的生動實踐。不久,一個個羊肚菌將在溫暖濕潤的土壤中破土而出,為津南區農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小站稻把路走寬了
“這個是把小站稻插秧、收獲的畫面展示在包裝上。”“這款是伴手禮的樣式?!薄斑@種小布袋的包裝比較適合冬天?!痹诎死锱_鎮的安平順達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里,各式各樣、獨具特色的“和躍升”品牌小站稻產品被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說起這些包裝的設計,合作社經理李晶滔滔不絕,而如今她對合作社的發展也有了新想法。
“我們不僅要種好小站稻,更要講好小站稻故事。津南區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我們將投資的資金用于廠房的提升改造,打造“小站稻+”文化品牌,傳承和弘揚小站稻文化,讓更多游客了解津南,感受稻作文化魅力?!崩罹Ы榻B說。
李晶口中提到的廠房位于安平順達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內,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一層空間開闊,將被設計成小站稻歷史文化展館和研學場所;二層開辟“和躍升”小站稻產品展銷、電商直播及榮譽展示區域。目前,廠房已進入驗收階段。
除了廠房提升改造外,稻米加工設備也已完成換新。李晶介紹說:“我們還利用資金購置了色選機、拋光機和真空機各2臺,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其中,色選機環節尤為關鍵,可以篩選出優質米粒與異色雜質,大幅提升大米的外觀品質,確保每一袋小站稻都能以更優的‘顏值’走向市場?!?/p>
小站稻文化多姿多彩,稻米產業深加工推動升級。津南區緊緊圍繞“種、種、管、收、運、儲、加、銷、消”全產業鏈做好“一粒米”文章,全力推進國家級小站稻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升小站稻產業鏈品牌質效。
土地無言,卻孕育著蓬勃生機,新產業、新思路在此交織,演繹著津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春天故事。
來源:融媒津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