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現
以關閉“百萬保險”為名的
電信詐騙案件
騙子冒充醫保局、保險公司、
支付寶等單位或平臺工作人員
利用群眾對保險服務的認知不足
實施詐騙
4月6日
清華大學保衛處發布通報稱
清華大學保衛處接到公安機關通報
有多起冒充客服實施的網絡詐騙案件
目標直指高校師生群體
清華大學教師
遇“百萬保險”騙局
據清華大學官方通報
日前
清華大學某老師接到一通
自稱是某短視頻平臺客服的電話
對方稱該老師在平臺上
開通了一項價值百萬的保險業務
還聲稱若不立即取消
將會從下個月開始每月扣除800元費用
該老師聽信其言
按照對方指引進行相關操作
由于操作流程較為復雜
對方進而提出可通過屏幕共享
來協助操作
此時,該老師心生疑慮
隨即與清華大學保衛處
反詐勸阻中心取得聯系
保衛處反詐勸阻中心在詳細了解情況后
明確告知該老師遭遇的
正是冒充電商客服的詐騙電話
并詳細解釋了此類詐騙的常見作案手法
該老師事后表示
自己平日里鮮少關注反詐信息
對這類詐騙情況缺乏了解
所以才會按對方要求進行操作
同時對反詐勸阻中心的及時提醒
表達了誠摯感謝
隨后,反詐勸阻中心協助老師
以增強防范意識
“百萬保險”詐騙
已發生多起
“真的感謝豐順警方,
感謝全國反詐警察,
幫我追回了這10萬元”。
今年2月,一女士來到
梅州市豐順縣公安局刑偵大隊
領回被騙錢款
對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此前
該女士接到一通陌生電話
對方告知其訂購的
“百萬保險”服務即將到期
若不及時取消
每個月將自動扣款800元
一年需支付9600元
在對方的指導下
該女士果然看到了自己賬號中
關于“百萬保險”的詳細信息
“客服”表示如果想要取消這一服務
自己可以指導該女士取消
在此過程中
“客服”還持續提醒該女士
不能將相關驗證碼透露給他人
以防被騙
進一步取得了該女士的信任
按照“客服”的指示
殊不知,在軟件下載完成那一刻
其手機屏幕就已經被共享并遠程操控
等該女士反應過來
已經無法自行點擊手機退出界面
銀行卡內所有金額也全部蒸發
意識到遭受詐騙
該女士趕緊報警求助
目前,涉案人員
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不要與陌生人
進行“遠程協作”“屏幕共享”
詐騙分子常采用電話或短信的方式,假冒平臺客服,以退款、賬戶安全等事由為幌子,誘使受害者提供銀行賬戶信息,或者引導其進行轉賬操作。此類詐騙手段呈現多樣化特點,具體涵蓋以下幾方面——
冒充官方客服:詐騙分子偽裝成各正規平臺的官方客服人員,利用其身份騙取受害者信任。
發送釣魚鏈接短信:向受害者發送帶有釣魚鏈接的短信,一旦點擊鏈接,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甚至造成財產損失。
誘導下載含木馬病毒軟件:哄騙受害者下載含有木馬病毒的軟件,借此獲取受害者手機內的隱私信息,為實施詐騙創造條件。
防范建議
務必提高警惕,切不可輕信任何來源不明的客服電話或短信內容。若接到要求提供個人銀行信息或者進行轉賬操作的電話或短信,應果斷立即掛斷,并向相關部門舉報。
在使用各類平臺時,如需咨詢客服相關事宜,務必通過官方正規渠道進行,堅決杜絕通過非官方途徑操作,以防落入詐騙陷阱。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個人信息的保護,避免隨意泄露個人資料,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在未確認電話或短信真實性之前,切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賬操作。定期更新賬戶密碼,且盡量使用復雜密碼,以此提高賬戶的安全性。
安全提醒
切勿輕信陌生來電,尤其是涉及“取消服務”“退款”“扣費”等話術的電話,如有疑問請直接撥打平臺官方客服電話核實情況,或咨詢反詐專線96110辨別真假。不要與陌生人進行“遠程協作”“屏幕共享”,否則將會泄露銀行卡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使個人財產遭受損失。請勿點擊不明鏈接、掃描陌生二維碼以及下載非官方發布的App,更不要輕易填寫銀行卡賬戶、密碼、手機驗證碼等。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好證據,立即撥打110報警。
來源:央視網 清華大學保衛處 梅州網
責編:黃慧兒
審核:方琮 高奇
■法治日報頭版!福建亮出“法”寶留住更多“金鳳凰”
■【平安是福】你孩子的“成長計劃”安全嗎?
■樓上封陽臺遮擋我家陽光房,怎么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