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4.41億元、停業半年、撤銷廣州所。
全球最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因恒大財務造假引出2.4萬億負債,被財政部、證監會聯合給予天價處罰。
今年3月13日,普華永道停業半年后第一天解禁,回頭來看,卻發現回歸之路面臨著巨大壓力。
75%大單丟失,20%普通合伙人出走,甚至內部團隊集體帶著手上的資源倒向競爭對手。
普華永道是怎樣一步步從世界第一,淪落到信用破產?結束處罰后普華永道能順利回歸嗎?
普華永道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英國倫敦,經歷百年更迭,踩準時代紅利,逐漸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當年,它還是兩個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和永道。
1998年,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合并成為普華永道,從此開始踏上快速發展之路。
他們沖擊中國市場,一舉拿下特別顧問的資格,見證了央行宣布對會計和稽查系統進行改革的決定。
憑借專業的審計和良好的信譽,普華永道在中國深深扎根,業務不斷向上海、重慶、福建、香港等地開枝散葉,各大名企紛紛拋來橄欖枝。
同時,普華永道還繼續向全世界擴張,逐漸躋身全球會計師事務所前五。
2002年,位列全球會計師事務所之首的安達信,因參與安然財務造假案,被美國嚴懲后倒閉。
普華永道吸納了大多數來自安達信的員工及項目,并且將安達信在中國香港及中國大陸的事務所收入麾下。
吸收了“世界第一”的精華后,普華永道的業務板塊逐漸發展到全球151個國家和地區,員工擴展到36.4萬名,為世界500強中87%的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
2022年,普華永道在中國的業務收入為79.25億,相比2002年7.66億,20年間收入翻了十倍。
普華永道一度成為“四大”之首。
然而,表面風光的背后,普華永道也吸收了安達信最致命的劣根性,使得20年后,普華永道重蹈覆轍,走了安達信的老路。
20年前,安然葬送了安達信;20年后,恒大爆雷重創普華永道。
普華永道和恒大牽手是在2009年。
那時,恒大準備上市,然而突然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使恒大資金鏈走在斷裂的邊緣。
許家印跑到香港融資5.06億美元,助力恒大成功上市,并一躍成為當時中國內地首富,身價飆升至422億。
恒大上市時,普華永道(在香港被稱為羅兵咸永道)就是出具財務證明、信用背書的權威會計審計機構。
此后,普華永道為恒大提供了14年審計服務,也從恒大那里拿到了2.88億的回報。
恒大后來迅速擴張。
然而,看似風光無限的擴張策略里,藏著諸多堪憂的隱患。
恒大足球連年虧損,最高一年虧損達19億:恒大冰泉3年虧損40億:新能源汽車一年市值從7000億港幣跌到217億,縮水96.9%。
還有像恒大歌舞團、童世界、養生谷等等高投入,低產出的產業也層出不窮。
但普華永道給出的毫無保留意見的財報顯示,恒大連年盈利,妥妥的績優股。
其實早在2012年,著名做空巨頭香櫞空投就曾指控恒大欺詐。
但是恒大集團打了四年官司終于勝訴,香櫞創始人被罰160萬,5年內被禁止進入香港股市。
這期間,普華永道每年替恒大都出具完美審計報告,這些無疑就是最好的證據,成了恒大勝訴的攻城利器。
直到2022年3月,恒大物業134億存款違規質押事件曝光,牽出關聯交易鏈條,多米諾骨牌就此傾倒。
證監會介入調查后,指控恒大地產在2019–2020年虛增收入5641億、虛增利潤920億,并隱瞞表外負債。
監管通報明確,恒大總負債實際超過2.4萬億,這個天文數字,普通人家打幾輩子工也還不完 。
人們不禁要問,這么大的窟窿,“四大”之首的普華永道為什么沒有預警呢?
它到底是幫兇還是無辜者。
恒大巨額負債曝光后,財政部和證監會把目光聚焦到了普華永道身上。
兩部門聯合介入調查發現,普華永道在恒大財務審計過程中存在數據造假現象。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香櫞空投對恒大的指控中窺見一二。
當年恒大計劃收購二手項目的融資尾款56億,以及已簽合同尚未支付的土地款116億,被人為從負債變成了少數股東的權益。
2011年上半年,恒大銀行存款利率0.33%,下半年0.45%,不僅低于當時銀行活期存款利率,還比碧桂園等知名房企平均存款利率1.12%和1.07%低很多。
這組數據背后的真相是,恒大財報虛增銀行存款165億。
而且,恒大銷售物業成本4260元/平方米,投資物業成本7335元/平方米。
普華永道直接無視平攤建房成本的要求,變相增加了銷售物業利潤,投資物業估值被提升100億。
就是這種種異常,讓香櫞創始人感嘆:“恒大結局已經注定,不能確定的只是時間而已。”
當然,財政部和證監會的調查結果還顯示,普華永道利用各種手段替恒大隱瞞和掩蓋事實真相。
恒大很多樓盤在沒有完工,甚至還是一片空地的情況下,成了普華永道口中的“達到了交樓條件”。
恒大圈出來不能審計的爛尾樓,普華永道會偷偷換成樣板房,導致審計結果失真。
恒大在沒有得到業主簽字確認的情況下,普華永道就把資產列為負債。
這一連串的行為,最終讓恒大滾出了2.4萬億的天價債務,導致60萬-72萬套房產未能交付給購房者。
兩大巨頭沆瀣一氣的證據坐實,在金錢面前,他們丟了誠信,失了民心。
據界面新聞介紹,普華永道被罰后,原來的大主顧至少有75%上市公司倒戈到另外“三大”。
這場由瘋狂擴張、監管套利和審計合謀構成的暴雷事件,給大家敲響的不僅是警鐘,更是靈魂的拷問。
當“做賬”取代“做事”,萬億泡沫破滅時誰在買單?
當國際“四大”所的光環碎了一地時,信譽破產后的普華永道,未來的路該怎么走?
無論是個人,還是一個公司,乃至一個社會,信譽破產是最大的破產。
參考資料:
界面新聞:《被拋棄的普華永道》
阿爾法工場研究院:《為何香櫞能驚人地提前十年看穿恒大騙局,而你卻沒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