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梳子姐
江西撫州東信第六醫院是一家開業14年,擁有二級甲等資質的民營醫院,從4月2日起,他們暫停收治住院及門診病人,411名員工也將面臨分流。
此非永別,而是涅槃前的靜默。
該醫院《致全體同仁的一封家書》流傳到網上,其中不少細節令人感動:
“當財務經理紅著眼圈告訴我們賬戶余額已無法支付下月薪資時,作為院班子成員,我們一起在辦公室失聲痛哭?!?/p>
“寒潮來得猝不及防。醫保支付的冰封期比預想中漫長,賬面上堆積的應收款化作無形的雪原。這一年多來,我們輾轉于各級部門單位的走廊,看著財務報表上的赤字像癌細胞般蔓延,昨夜清點病房時,最后一支腎上腺素在冷光燈下泛著微光,如同我們正在逝世的現金流?!?/p>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家醫院之所以維持不下去,并不是醫術不精,也不是缺少病人,而是資金鏈斷裂,發不出工資,發不出績效,只能關門歇業。
更令人想不通的是,資金鏈斷在醫保上,由于醫保沒到位導致他們無以為繼。
有業內人士說,過度依賴醫保是民營醫院的一大困境,一旦遭遇嚴重的醫保支付問題或被停醫保資格,只能關門歇業。
民營醫院如此,公立醫院的日子就好過嗎?
2024年醫療白皮書顯示,超六成公立醫院出現運營虧損。
某醫院為心?;颊咧踩胫Ъ軙r,系統突然彈出紅色警告,DRG超支,本次治療虧損12700元,這種場景正在一些城市的試點醫院上演,每臺手術都可能變成財務黑洞,公立醫院也不例外。
有網友說,現在醫生不只是醫生,還得是會計,算費用,超了不行,少了也不行,還不能被醫保罰款,被扣錢,搞的醫生心特別累。
心累還在次要,目前醫生工資性收入也在縮水,普遍降到2015年水平。
錢少了,活沒少,亂七八糟掣肘的事增多,出現職業倦怠是必然的。
有位網友說,自己妻子是名內科醫生,每天早上7點準時去醫院,晚上最早10點回家,夜班的話要24小時在醫院,就這還要注意DRG超支,要不然就會被罰款。
有個副主任醫院工資是負2700,估計就是罰款的結果吧。
有網友舉過這樣的例子,一年前患者住院花了1000,醫保報銷500,實付500,醫院各項成本800,賺200,一年后醫保報銷的500遲遲不到賬,醫院實際虧損300。
三年后,醫保新規出臺,依照新規原1000的住院費用,其中300被認定為過度診療,要求退回300,且罰款醫院5000。最終醫院實際虧損5600元。
這5600,2600由醫院承擔,科室主任罰款1400,主治醫生罰款1000元,門診等共罰款600。
醫生正??床∵€會被罰款,這或許也是天下聞所未聞的未有之奇觀。
折騰這么多,如果患者受益了也行,關鍵病人并沒有從中受益,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明顯改觀。
改革的目的是創造紅利,讓大家能夠從中受益,增強滿滿獲得感。
讓人看不明白的是,好像誰都沒有從中獲利,大家全沒占到便宜。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如此,這種改法有什么必要呢?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PS:分享一下寫在其他號上的文章,老鐵可以點擊閱讀
-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