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12日電 (記者 李愛平)“這部書寫了40年,書中的那些人物和那些故事,已經成熟得快要從樹上掉下來。”12日,以《最后一個匈奴》聞名于世的軍旅作家高建群,在呼和浩特對記者透露他寫作新著《中亞往事》的感受。
圖為作家高建群。 高建群供圖
高建群是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參加完《抽屜年華》劇作研討會后,接受記者采訪的。
1954年1月出生在陜西的高建群,被譽為浪漫派文學“最后的騎士”。他的《最后一個匈奴》與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等陜西作家的作品,引發了“陜軍東征”現象,震動了中國文壇。
高建群新著《中亞往事》,以新疆邊境的軍旅生活和絲路文化考察為創作背景,圍繞主人公馬鐮刀的絲路商旅及其戍邊經歷,展現了忠誠的愛國精神。
“我得在有生之年將它寫出來。”談到新著《中亞往事》時,他表示,書中的那些人物和那些故事,已經成熟得快要從樹上掉下來。“我得將它變成書,讓他們能久遠一些地流傳。如果我將它們帶進棺材里去,那是我不能原諒自己的,那是我這個卑微的寫作者的損失,更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損失。”
在《中亞往事》新著題記中,高建群寫道,謹以此,獻給我曾經生活過的中亞大地,以及大地之上那些勇敢的人們。
他告訴記者,《中亞往事》書成后,他背著書到新疆阿勒泰,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宣傳部為他舉行的簽書會上說,“今天,這個滿臉滄桑的老兵背著作業,回到新疆,向新疆大地匯報,向兵團老大哥匯報,向邊防站戰友匯報,接受你們的檢閱。”(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