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6歲女孩不吃早飯膽囊長滿碎石#詞條引發網友熱議,不吃早飯危害竟有這么大?
寧波26歲準新娘小薇(化名)經常出現右上腹脹痛,到醫院一查,發現她的膽囊里密密麻麻地長滿結石。經過診斷,如果長期不治療,極易誘發急慢性膽囊炎、繼發膽管炎和胰腺炎,甚至引發癌變。
通過手術,醫生從她體內取出一堆灰綠色的小碎石,單顆直徑幾毫米,數量有上百顆!醫生分析,這和她長期不吃早餐有關。
醫生建議:最好每天在6-8點進食早飯。如果沒時間,哪怕喝一杯水,也有比較大的幫助。
其實,不僅僅是早飯,長期不按時吃飯也會影響膽囊健康。膽囊結石的高發人群有哪些?生活中我們該如何保持膽囊健康?一文梳理↓↓↓
1
不僅僅是早飯
長期不按時吃飯容易影響膽囊健康
膽囊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器官,需要消化食物時,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夜間膽囊持續存儲膽汁。
而膽囊結石,顧名思義就是膽囊里長了“石頭”,它并不是真正的石頭,而是在膽囊中形成的固體物質。
醫生介紹,不吃早飯是引起膽囊結石的原因之一,根源是長期不吃早餐導致空腹時間延長,而長時間空腹很容易誘發膽囊結石。不僅是早飯,長時間不進食都是有危害的。
小提示:膽囊結石并不完全等同膽結石哦~
膽結石根據發病部位可以分為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膽囊結石有膽絞痛和急性膽囊炎癥狀,膽管結石則常伴有腹痛、黃疸、發熱。
2
膽囊結石臨床表現是什么
無癥狀膽囊結石:長期無明顯癥狀,短時間內可能不會疼痛,一般不需治療,定期隨訪觀察即可。
有癥狀膽囊結石:典型癥狀為膽絞痛,即右上腹陣發性絞痛,可伴有惡心、嘔吐、右上腹飽脹,腹痛常向右側肩背部放射。結石在膽囊頸部卡住的時候出現右上腹持續性激烈疼痛,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明顯的影響。
3
膽囊結石高發人群
女性:雌激素影響膽囊排空引起膽汁瘀滯,促發結石形成。而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更高。因此膽囊結石患者中女性明顯多于男性。
飲食不規律及肥胖者:飲食偏葷喜甜者,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多,易形成膽固醇結石。甜食促進胰島素分泌,會加速膽固醇沉積。經常不吃早餐會使膽酸含量減少,膽汁濃縮,促使結石形成。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加之活動較少,易發生膽囊結石,肥胖者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約5倍。
年長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多發于40~60歲。
長期少運動和久坐習慣人群:人進食后膽汁分泌量增加,而久坐容易胃腸道蠕動減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泄,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
4
如何保持膽囊健康?
拒絕油膩
一般來說油膩的東西,往往伴隨大量脂肪。要預防看不見的脂肪過分攝入,那么看得見的脂肪最好少吃,如:肥肉、葷油等。
少喝酒,多飲水
戒酒可減少對膽囊的不良刺激。
按時吃飯
一日三餐,營養均衡。按時進餐可通過促進膽囊排空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減輕膽汁淤積。
合理控制體重
超重和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但減重應循序漸進(<1.5kg/月),以降低膽汁淤滯引起膽泥形成的風險。因熱量攝入極低或減肥手術而快速減重者每日攝入脂肪不應低于7~10g,以確保膽囊收縮和膽汁循環功能良好。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平常要注意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比如游泳或者跑步,能夠減少身體肥胖的現象,避免出現膽囊炎或者膽囊結石。
記得轉發給家人
提醒他們
再忙也要按時吃飯哦~
來源:新華網微信綜合央視新聞、寧波晚報、CCTV生活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