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由于尹錫悅嚴重違反憲法和法律,全體法官一致同意,罷免尹錫悅的總統職務。”
2025年4月4日,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代表法官團宣布了對尹錫悅彈劾案的最終判決。
在外界看來,尹錫悅搞出了“緊急戒嚴”這種接近政變的事件,被罷免實屬理所當然,甚至會有人覺得韓國拖了整整4個月才正式宣判實在有些遲。
但韓國民眾卻對此反應極為強烈,當法院判決出爐后,歡呼聲與怒罵聲同時響徹街頭。
顯然,在尹錫悅離開之后,因他的“緊急戒嚴”行動而暴露的韓國分裂問題不但沒有得到彌合,反而更加加劇。
作為一個“發達民主國家”,韓國到底是怎么走到了連最基本的社會共識都難以達成這樣糟糕的地步?
魔怔韓國
2024年12月3日深夜,時任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通過廣播宣布緊急戒嚴,讓韓國瞬間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
在這個俄烏、中東戰爭未停,世界局勢陷入動蕩的關鍵時刻,又一世界知名火藥桶朝韓的當事國之一,以“鏟除‘從北勢力’”為由,發起軍事戒嚴,無疑會讓人產生不妙的聯想。
事實上,根據后來披露的信息來看,尹錫悅確實是想要把事情鬧大的。
他不僅打算抓捕反對派議員,還密令韓軍組建暗殺小組,刺殺當年的政見不合者并將其偽裝成朝鮮滲透部隊所為,甚至意圖假裝朝鮮軍隊攻擊美軍,拖美國下水。
若一切真的都按照尹錫悅的計劃發展,朝鮮半島恐將再燃戰火。
好在,由于尹錫悅及其支持者對政變的認識過于淺薄,既沒有完成對信息的封鎖,讓反對派能夠通過網絡動員民眾,也沒能實現對軍隊的有效掌控,以至于軍隊在執行戒嚴令時對反對派議員和抗議民眾各種敷衍、放水。
在尹錫悅宣布戒嚴令2個小時之后,172名在野黨議員和18名執政黨議員趕到國會,完成了解除戒嚴的國會投票,在韓國法律意義上宣告了戒嚴終結。
有了國會投票結果,本就對戒嚴并不支持的基層部隊順勢開始撤離,尹錫悅掙扎無果,只能在4個小時之后承認失敗,公開發言接受國會投票結果,解除戒嚴令。
就這樣,這場一旦成功可能會加劇世界動蕩的危險政變,最終以一場鬧劇的方式宣告終結。
但戒嚴以鬧劇的方式收場,卻不代表韓國能夠把這件事當成一場鬧劇去處理。
尤其韓國還是西方話語體系下力推的“亞洲發達民主國家樣板”,“民主”這塊招牌對韓國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尹錫悅意圖搞軍事戒嚴這樣的砸盤操作,顯然是不能被容忍的。
因此,在戒嚴結束之后,韓國上下群情激憤,尹錫悅支持率瞬間暴跌,以韓國最大公會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為代表的韓國公民團體紛紛呼吁尹錫悅認罪下臺。
到此時為止,事情的發展還算得上正常,雖然尹錫悅突如其來的戒嚴看起來比較魔怔抽象,但韓國其他各方的反應還都是符合常理的。
雖然在在野黨第一次發起彈劾時,執政黨議員以集體缺席的方式,保了尹錫悅一手,直到尹錫悅意圖抓捕、刺殺黨內異見者的消息傳出,那些被針對的議員才在憤怒中支持了彈劾案。
但考慮到按韓國的政治體制,總統被彈劾成功后會在60天內選出新總統,而尹錫悅剛剛鬧出了這樣一個鬧劇,無疑會嚴重拖累執政黨的支持率。
更何況,由于按正常情況算,此時距離下屆選舉還有2年多的時間,執政黨還沒有定下一個眾望所歸的總統競選者,而在野黨則有現成的在上屆選舉中僅輸了0.8%的候選人李在明。
在這樣的情況下,執政黨出于政黨利益考量,不想看到尹錫悅下臺,也還算是情理之中。
本以為隨著彈劾案的通過,韓國的戒嚴鬧劇告一段落,韓國上下也能隨之回到一個正常理性的狀態。
誰能想到,這竟然只不過是韓國魔怔大戲的開始。
在彈劾通過之后,尹錫悅的支持率竟開始反彈,甚至到了比戒嚴開始前更高的水平。
面對警方、法院對尹錫悅的追責,那些尹錫悅的支持者又是阻礙警方執行逮捕,又是在尹錫悅被捕后激烈抗議,宣稱逮捕尹錫悅意味著向共產主義的中國和朝鮮妥協投降。
甚至有激進的尹錫悅支持者,會以沖擊法院、自焚明志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些人是如此瘋狂,別說外界對他們的魔怔目瞪口呆,無法理解,就連同屬韓國保守派陣營的理智者都看不下去。
韓國保守派媒體《中央日報》就相關事件發文時,就認為這些人的陰謀論和激進行為令人擔憂。
但顯然,這些人早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別說是保守派媒體的批評,哪怕連被尹錫悅一手提拔的保守派大法官都支持彈劾,也沒能阻止他們因自己的一通陰謀論而產生的無限悲憤。
飯圈政治
對此,就連一貫吹捧韓國政體優越性的西方媒體人都開始為韓國的未來感到擔憂,稱“尹錫悅雖然下臺,但韓國卻變得更加分裂”。
不過,客觀來說,盡管尹錫悅的緊急戒嚴讓韓國分裂問題浮出水面,但他并不是造成問題的人。
事實上,韓國如今的魔幻場景,從韓國政客們為了博取選票,選擇以娛樂明星經營粉絲的方式而不是許下合理的政治承諾并努力兌現的方式爭取支持時,就已經注定遲早會發生。
而韓國政治飯圈化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2000年,盧武鉉選舉國會議員失敗,一些盧武鉉支持者對此深感惋惜,模仿娛樂圈粉絲支持明星的方式,自發組織起粉絲社團“愛盧會”,支持盧武鉉的后續競選活動。
在2002年的韓國總統大選中,“愛盧會”展現出了比傳統政黨政治活動更加強大的宣傳拉票能力,盧武鉉能夠勝選,“愛盧會”功不可沒。
經此一回,韓國各路政客都看到了粉絲政治的作用,紛紛群起效仿。
由于韓國發達的娛樂圈造星文化和頻繁的快餐式選舉,竟意外地十分契合,讓韓國政黨、政客推動飯圈政治的進程異常順利。
然而,吃到了政治娛樂化給政客帶來的選票,就要同時接受政治娛樂化造成的混亂。
粉絲團體與政黨完全不是同一個體系,并不會遵從傳統的政治默契,每逢競選,不同粉絲團之間都會爆發激烈的輿論戰爭甚至現場打斗。
哪怕是在非競選時間,這些粉絲社團也不會消停,不少大粉絲社團都會依仗自身聲量,試圖“綁架”政客,改變傳統政治規則。
盡管這些問題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暴露出來,并給不少政客都造成了苦惱。
但由于粉絲政治在拉選票方面的巨大優勢,以及許多狂熱粉絲對“愛豆”的支持是非理性、無條件的,能夠有效減少政客身上的施政壓力,所以韓國的政客們出于自身利益,都選擇對粉絲政治的問題視而不見。
韓國政客的競選團隊,甚至還會主動參與到粉絲管理當中,以娛樂圈的經營手段來“提純”粉絲,讓粉絲團體更加具有戰斗力。
在這一過程當中,韓國政治飯圈化愈發嚴重,并且飯圈對“對家”的非理性攻擊帶入到了政治領域當中,導致了政治領域的集體極端化。
這一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并沒有引起各界的關注,直到2024年年初李在明遇刺。
韓國國內所有理智尚存的人在震驚之余,終于意識到粉絲的瘋狂,從各路專家學者到朝野各黨政客,都開始強調要扭轉極端粉絲政治的攻擊性行為。
可不提早已形成路線依賴的韓國政客們愿不愿意放棄這一行之有效的拉票捷徑,即使他們有心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間就能夠取得成果的。
更加糟糕的是,李在明遇刺不到一年,尹錫悅就搞出了這場緊急戒嚴的鬧劇。
盡管尹錫悅最終自食惡果下臺,但尹錫悅本人死不認罪,以及在彈劾尹錫悅的過程中,執政黨政客為了本黨的政治利益,各種阻撓、糾纏,給了本就打心底里不愿承認尹錫悅有錯的尹錫悅狂熱支持者更多的心理支撐。
這些尹錫悅的狂熱支持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斷給彼此洗腦,讓這個團體堅信尹錫悅的戒嚴是從共產主義的陰謀中拯救韓國的唯一方式,并試圖以各種極端行為“喚醒”其他人。
然而,他們的做法于“拯救尹錫悅”并無益處,只會加劇左翼對他們的反感,讓韓國左翼也變得愈發極端,讓韓國變得更加分裂。
參考資料
韓國總統下臺——但他留下了一個兩極分化的國家 BBC
觀瀾亭|尹錫悅的戒嚴令,夭折的“一石兩鳥”之策? 大眾日報
【環時深度】“粉絲政治”加劇韓國國內對立 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